葛根素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
【摘要】:
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葛属植物野葛及甘葛藤根中提取的异黄酮的主要有效成分,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缺血、脑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等疾病。但葛根素水中溶解度小,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微乳给药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是难溶性药物的良好载体,能够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将葛根素制成自微乳缓控释制剂,既提高生物利用度,又能避免血药浓度的波动,降低毒副作用。
为了研究自微乳化给药系统,本文以葛根素为模型药物,考察了葛根素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绘制三元相图,通过乳化区域面积的大小及乳剂的外观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进行筛选。在此实验基础上,选择了油酸乙酯为油相,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为辅助表面活性剂制备自微乳化制剂。通过外观、自微乳化后粒径,自微乳化时间对SMEDDS进行了质量考察。同时还考察了药物,不同温度,不同介质,稀释倍数对系统自微乳化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葛根素自微乳化系统的最优处方:吐温80-油酸乙酯-聚乙二醇400的重量比为45:25:30,微乳制剂的含药量为7%。
为了制备自微乳化渗透泵片,进行了以下研究。建立了葛根素释放度测定方法。利用甘露醇、乳糖在高温下熔融,常温下变成固态的性质,使自微乳液系统变成固态,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蔗糖作为渗透活性物质制备片芯。以醋酸纤维素(C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聚乙二醇400 (PEG-400)为包衣材料,丙酮和异丙醇的混合溶液为包衣溶剂,制备了葛根素自微乳化渗透泵片。从制剂成型和体外释放行为的角度,对增塑剂DEP的用量、促渗剂蔗糖的用量、致孔剂PEG-400的用量及膜的厚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确定了DEP的用量。并以前2小时、前6小时、前10小时的累积释药率为评价指标,对PEG-400用量、促渗剂用量及膜的厚度进行了中心复合设计优化考察,结果表明,PEG-400用量对药物释放速率影响程度比促渗剂的用量和增重大,并确定了三者的最佳水平。考察了处方和工艺的重现性,并对其释药曲线进行前10小时和12小时模型拟合,表明重现性良好,12小时释放82.25%,在前10小时释药曲线最接近零级释药方程。
利用固化后的自微乳剂与适当的促渗剂混合,灌装于空心胶囊壳中,再通过包衣技术制备成自微乳缓释胶囊。通过考察不同促渗剂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确定以氯化钠作为促渗剂。对增塑剂DEP的用量、致孔剂PEG-400的用量、膜的厚度及氯化钠用量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确定了DEP的用量。并以前4小时、前8小时、前12小时的累积释药率为评价指标,对致孔剂PEG-400用量、氯化钠用量及膜的厚度进行了星点设计优化考察,结果表明,氯化钠的用量对药物释放速率影响程度比致孔剂用量和增重影响大,并确定了三者的最佳水平。考察了处方和工艺的重现性,并对其释药曲线进行模型拟合,表明重现性良好,12小时释放92.18%释药曲线较符合零级释药方程。
|
|
|
|
1 |
钟平华,唐朝明;葛根素及其提取物的现代应用概况[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
2 |
郑新玲,胡慧智;葛根素对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6期 |
3 |
刘启功,王琳,陆再英,苟志平,蒋学俊,杨汉东;葛根素抗心肌缺血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年05期 |
4 |
邵秀茹,邹淑华,周岩,陈秋,皮爱春,王继红,凌丽,付莲子,范秀卿,孙艳华,王孟学,范礼理;葛根素治疗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机理深讨──葛根素应用的Ⅲ期临床试验[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8年02期 |
5 |
韩瑚;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36例[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6 |
肖学凤,高岚;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草药;2001年03期 |
7 |
陈广,吴琴,容海鹰;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01年04期 |
8 |
任永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异黄酮中葛根素的含量[J];广东药学;2001年03期 |
9 |
何德英,成建国,王仁强;葛根素与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对比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1年02期 |
10 |
吴永勤,陈遇英,王春明;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7期 |
11 |
魏尊喜,代磊;HLPC测定消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成药;2003年09期 |
12 |
宋浩亮,陈士林,黄梦雨,梅学仁,刘行先,黄国钧;葛根素对酒醉小鼠行为学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03期 |
13 |
贾雪芹;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及相关参数变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11期 |
14 |
乔洪利;葛根素治疗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02期 |
15 |
刘洪明,丁发扬,徐同印;葛根素治疗脑梗死60例[J];吉林中医药;2004年04期 |
16 |
左小芹;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年08期 |
17 |
邓培媛,张俊,朱玉珍,张京航,李群娜,裴振峨;葛根素注射剂致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4年08期 |
18 |
李相佐;马爱华;;葛根素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随访45例小结[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04期 |
19 |
江乐盛;于建云;;葛根素致急性溶血反应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20 |
向泉深;聂惠君;吴彩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安神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国执业药师;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