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水母雪莲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水母雪莲的化学成分,从而明晰其物质基础,为新药妇清雪莲栓质量控制及水母雪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对藏药水母雪莲进行超临界CO_2萃取,所得萃取部位使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鉴定;另一部分分别用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别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单体成分;超临界CO_2萃取后药渣,通过乙醇回流提取,聚酰胺树脂处理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单体化学成分。运用各种理化鉴别及IR、EI-MS、ESI-MS、~1H-NMR、~(13)C-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建立了超临界CO_2萃取响应曲面模型。从水母雪莲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27种,主要包括长链烷烃、烯烃、醇类和类醛、芳香化合物以及脂肪酸及其酯类等。2,6 -二甲基十氢萘、二十七烷、二十九烷、1,6-二甲基螺环[4,5]癸烷、1-苯基-1-环已烯及4,4,6a,6b,8a,11,12,14b -Octamethyl-1,4,4a,5,6,6a,6b,7,8,8a,9,10,11,12,12a,14,14a,14b-octadecahydro-2H-picen-3-one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从非挥发性成分有关部位分离出12种化合物,经各种光谱及理化鉴别,鉴定了10个化合物,包括一个高级脂肪酸类、一个甾醇类、四个黄酮类、三个香豆素类及一个糖类成分。10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二十六烷酸(Cerotic acid,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芫花素(Genkwanin,4)、伞形花内酯(Umbeliferone,5)、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6)、异莨菪亭(Isoscopoletin,7)、槲皮素(Quercetin,9)、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 acacetin-7-O-α-L-rhamnopy 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0)、芦丁(Rutin,11)、甘露醇(Mannitol,12)。化合物二十六烷酸、芫花素、异莨菪亭、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及甘露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首次建立藏药水母雪莲超临界CO_2萃取响应曲面模型,并用其所优化的条件制备样品。本研究从挥发性及非挥发性成分两个方面分别对藏药水母雪莲的超临界CO_2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鉴定,同时也对藏药水母雪莲药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明晰藏药水母雪莲化学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1 |
唐丽;徐暾海;金振南;崔箭;门美佳;姜思佳;郑亚南;;藏药长梗喉毛花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2 |
吴海峰;张晓峰;邓烨;潘莉;丁立生;;藏药薰倒牛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20期 |
3 |
确生;赵玉英;张庆英;;藏药小叶毛球莸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22期 |
4 |
雷宁;杜树山;欧阳捷;邓志威;张文生;王永炎;;藏药甘肃蚤缀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5 |
彭程;杨中铎;;藏药小叶棘豆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08期 |
6 |
黄圣卓;蒋思萍;朱华结;;藏药臭蚤草中11个倍半萜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年05期 |
7 |
张所明,王景山,张惠迪;藏药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年08期 |
8 |
杨姝;羊晓东;杨金;赵静峰;李良;;藏药哈巴乌头的化学成分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9 |
杨云裳,何荔,杨爱梅,史高峰,鲁润华;藏药短穗兔耳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02期 |
10 |
确生;张岩松;赵玉英;;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年10期 |
11 |
陈晓惠;彭程;;藏药白花铃子香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9年03期 |
12 |
康菊珍;;藏药草木樨的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3 |
潘勤,杨培全,陈桂红,刘卫健;藏药“生等”的化学成分研究(第2报)[J];华西药学杂志;1997年03期 |
14 |
杨爱梅;王丽丽;;藏药绵毛丛菔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1年03期 |
15 |
吴京俊,高俊武;藏药觉肉拉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7年05期 |
16 |
吴海峰;潘莉;丁立生;张晓峰;;藏药五脉绿绒蒿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
17 |
杨爱梅;杜静;苗钟环;袁惠君;;藏药短尾铁线莲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9年10期 |
18 |
尕玛江措;浅淡藏药配方[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9 |
陈岳蓉,卓玛东珠;藏药“甲才布巴”考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7年01期 |
20 |
潘勤,杨培全,陈桂红,刘卫健;藏药“生等”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中草药;1998年02期 |
|
|
|
|
|
1 |
付琛;周光雄;叶文才;;春砂仁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2 |
赵芬;张贵杰;徐嵩;于鹏飞;庾石山;;格木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刘俊宏;柏健;杜丹;庾石山;;鸦胆子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植飞;孔令义;彭司勋;;中药大蓟的化学成分研究[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5 |
曹家庆;赵余庆;;苦瓜酸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6 |
王倩;邹坤;;吉祥草化学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7 |
桑志高;李冬利;陶美华;涂国全;章卫民;;栓菌Trametes sp.G048的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8 |
张铁军;门田重利;Arjun H BANSKOTA;;荆三棱化学成分研究(Ⅰ)[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
9 |
刘春力;段营辉;戴毅;姚新生;;甘松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10 |
李菲;李创军;杨敬芝;张东明;;广藿香梗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