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海南岛西部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关联度的研究
【摘要】:
海南岛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地区,是热带沙漠化土地类型、沙漠化过程十分典型的区域。本研究以RS与GIS为支持,在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现状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沙漠化分类原则、监测对象和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建立了海南岛西部沙漠化土地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沙漠化土地解译标志。参考其他研究资料,利用Arc/View软件对海南岛西部1986年、2003年TM遥感图像进行解译,获得海南岛西部土地沙漠化的两期矢量数据,并运用Arc/View地理分析程序对解译结果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根据分析与处理的结果,对海南岛西部近20年来沙漠化土地面积扩缩、各类沙漠化土地程度等级升降及其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海南岛西部近20年来土地沙漠化情况和沙漠化发展的态势。同时,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近20年来海南岛西部气候变化特征、气温降水组合关系、气候异常等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气候变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表明:近20年来,海南岛西部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程度也发生了多等级的变化。沙漠化土地呈整体面积缩小、程度降低而局部沙化加重升级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表现为正在逆转的态势;按照气温降水组合关系,可将海南岛西部气候划分出不同的冷暖干湿期。海南岛西部80年代为暖干期,90年代为暖湿期,近20年来海南岛西部气候呈增温增湿的变化趋势,并多次出现气候异常年份。
最后,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灰色系统分析等方法,对近20年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与气候变化进行因子分析和关联度分析,初步探讨各气候因子和沙漠化的关系。从分析结果来看,海南岛西部各气候因子和沙漠化之间的关联度有所不同,各气候因子和沙漠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具有良性循环性质的反馈机制,增温增湿的气候变化趋势对沙漠化土地整体上的缩小逆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
|
|
1 |
吐尔逊·哈斯木;曼尼萨汗·吐尔隼;韩桂红;石丽;;近50a以来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沙漠;2009年06期 |
2 |
曾永年;冯兆东;;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成因机制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01期 |
3 |
康相武,吴绍洪,尹云鹤,杨勤业,戴尔阜;华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成因与土地利用调整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
4 |
周雷;才吉;;黄河上游土地沙漠化驱动因素定量研究——以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为例[J];中国草食动物;2011年01期 |
5 |
沈永玲;;水分条件与沙漠化的关系——以伊克昭盟为例[J];内蒙古水利;1983年01期 |
6 |
于艳青,尹秉喜,张发旺,肖宇;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2期 |
7 |
乌敦,宝音,李百岁,王萨日娜;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
8 |
孟宪玺;吕宪国;王其存;黄锡畴;;松嫩平原西南部土地沙漠化及防治对策[J];地理科学;1991年04期 |
9 |
朱震达;;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态势及其治理的基本模式[J];中国科学基金;1992年01期 |
10 |
刘毅华,董玉祥;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2003年04期 |
11 |
薛廉清;水文地质环境在土地沙漠化发展过程中的控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2期 |
12 |
张爱胜,李锋瑞,王涛;典型区域土地沙漠化综合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J];中国沙漠;2005年05期 |
13 |
张维慎;;人类活动与卫宁平原土地沙漠化的历史演进[J];古今农业;2006年03期 |
14 |
肖盛燮;隋严春;刘文方;周菊芳;;孕源断链在土地沙漠化防御技术中的实践剖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5 |
张中华;李志忠;武胜利;;新疆和田地区土地沙漠化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6 |
韩桂红;吐尔逊·哈斯木;石丽;;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及其原因探讨[J];中国沙漠;2008年02期 |
17 |
赵婧;程伍群;;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
18 |
董玉祥;;土地沙漠化的生态经济分析及对策[J];生态经济;1990年02期 |
19 |
;世界环境灾难的每分钟[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1年02期 |
20 |
刘树林,王涛;浑善达克沙地地区土地沙漠化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