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适应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
随着澳门经济社会发展,赌权开放,高中生的大量流失,青少年的社会发展问题越来越凸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充满诱惑和多重选择的今天,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澳门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情况究竟怎样,他们的社会适应又与自身人格、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澳门5所学校的1097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以“NEO问卷”、“社会支持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及“国中生生活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使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高中生在人格各层面的分布情形:「意识性」较弱,「神经质」较为突出,「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等人格特质则倾向中等程度;其社会支持以「主观支持」的平均分为最高;「对支持的利用度」的平均分为最低;「客观支持」为中等程度;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为中性;高中生的「家庭适应」最好,「学校适应」最差。
2.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人格特质中,除「意识性」外,「神经质」、「随和性」、「外向性」、「开放性」有差异;「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有差异;自我效能感有差异;「家庭适应」有差异。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对支持利用度」、「家庭适应」和「学校适应」上有差异。不同社经地位在「人际适应」、「家庭适应」有差异。
3.高中生的人格特质和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分别有显著的相关。
4.不同背景变项、人格特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一些维度分别对社会适应的四个维度具有预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