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十九大”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良好的就业状态是人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表现,高职生的就业质量是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研究粤北地区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的对策,有助于提高粤北地区高职生的个人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就业与自我价值。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心理资本理论对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研究,分析粤北地区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调查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共500名,结果显示:(1)粤北地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呈正态分布,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2)人力资本中的知识因素与技能因素,社会资本中的学校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以及韧性对高职生就业质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即粤北地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知识因素、技能因素、学校社会资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以及韧性7个方面;(3)心理资本作为总体变量在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两者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社会资本与就业质量两者关系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为更深入地了解粤北地区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访谈调查的方法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之上分别选取就业质量高的同学与就业质量不佳的同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就业质量不同的学生人力资本存在差异。就业质量得分高者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比较高,并均考取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个人综合能力比较高;就业质量得分低者专业能力欠缺,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就业准备;(2)就业质量不同的学生心理资本存在差异。就业质量得分高者心理态度自信乐观,并能够与同事相处融洽;就业质量得分低者对工作的期望过高,遇到困难习惯性逃避;(3)就业质量不同的学生社会资本差异不明显。就业质量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家庭方面均给予物质、精神等帮助,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就业课程与就业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分别从就业资本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角度出发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充分积累人力资本以突出个体实践能力水平;合理开发社会资本以提高高职生的社会资本利用率;主动探索心理资本以强化高职生的个体心理素质。对策的提出以期为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粤北地区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