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杨巧珍;赵雪梅;杨路路;赵惠玲;周小梅;;中草药对紫羊茅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年03期 |
2 |
王涛,郑晓云,殷秀珍,简阿琴,王腾林,归复,张家麟;促进桧柏老化愈伤组织插穗的生根试验[J];林业科技通讯;1984年05期 |
3 |
郑企成;陈文华;朱耀兰;;高粱、小麦干种子与体细胞愈伤组织辐射敏感性比较[J];核农学报;1986年01期 |
4 |
成雄鹰,梁竹青,高明尉;氨基酸及其类似物对水稻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
5 |
李士生,张玉玲;小麦愈伤组织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J];遗传学报;1990年05期 |
6 |
李士生;张玉玲;;小麦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J];西藏农业科技;1992年02期 |
7 |
刘保立;;二氧化碳促进愈伤组织再生幼苗[J];中国农学通报;1992年01期 |
8 |
楼程富, 本间慎,久野胜治;添加铁、锰及镉对桑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J];蚕业科学;1994年01期 |
9 |
;与愈伤组织形成能力(%)及愈伤组织生长相关的籽粒形态学特征[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年05期 |
10 |
高振宇,黄大年;影响籼稻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因素[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年03期 |
11 |
闫光兰,刘宗才,杨建伟,王红卫;蕃茄2342号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分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0年01期 |
12 |
斯华敏,VuMinhHung,付亚萍,陈秋方,李西明,孙宗修;辐照后转移时间对水稻体细胞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1年03期 |
13 |
佘建明,张保龙,倪万潮;影响"扬稻6号"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因子[J];江苏农业学报;2002年04期 |
14 |
陈妹幼,聂以春,张献龙;转化棉花胚性愈伤可以有效缩短转基因周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15 |
郑树松,安成才,李启任,陈章良;离体条件下抗生素对棉花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2年05期 |
16 |
罗建平,吴礼福,姜绍通;怀槐愈伤组织形成与异黄酮积累[J];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12期 |
17 |
李香串,祁学忠;麻黄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8 |
许鸿源,蒙爱东,李春霞,邓锡青,杨美纯,周歧伟,黄春燕,许鸿章;灵发素对三七愈伤组织发生和增殖的影响[J];中药材;2004年01期 |
19 |
曾桂萍,余显权,刘仁祥,戴保威;提高籼稻愈伤组织分化频率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
20 |
张建军,张龙锋,李兰花,许辉;毛萼口红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