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站点对周边街区影响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根据联合国提出的《巴黎气候协定》、人居三会议提出的《新城市议程》和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规划远景与目标,要求建设无障碍、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公共交通。另外深圳市在《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密度,建设有轨电车等的中运量轨道交通。有轨电车符合这些文件的远景要求,而近期国内城市大量建设有轨电车,出现了有轨电车线路规划不合理、运营客流量低、管理不当和缺乏相关法律标准等的问题。因此对有轨电车线路与周边街区的关系、有轨电车的开发模式、有轨电车相关政策等的方面的研究变的十分重要。国内有轨电车的建设处于初期阶段,而与深圳一界之隔的香港的有轨电车即轻铁已建设运营近20年的时间,香港在有轨电车的规划和建设方面也积攒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选取了深港两地有轨电车线路案例,对其线路设计、周边街区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运营模式、开发政策等方面,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总结分析有轨电车系统与线路对周边街区影响,提出有轨电车线路植入大城市外围居住区的方法,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有轨电车的发展策略和思考。本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其为本文的基础研究,包括1、2两章,分别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方面进行概述,另外对相关的概念辨析,然后总结国内外有轨电车规划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的总结。第二部分为3、4两个章节,分别选取香港、深圳有轨电车案例,研究有轨电车线路特征,以及对沿线空间的规划结构、线路运营、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是通过总结前一部分的调研内容,对深港两地的有轨电车系统与沿线规划设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出香港轻铁的开发和规划设计经验对深圳的启示。第四部分是对有轨电车沿线开发密度、有轨电车首尾站点设计、有轨电车与生活圈耦合关系和步行友好的有轨电车等方面提出优化思考。第五部分是论文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