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家庭财富水平不断提高,但家庭总体金融市场参与率不高,配置风险资产比例较低,家庭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2016年,我国政府提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倡导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金融体系的普惠水平。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广、边际成本低,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缺陷,促进金融发展,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本文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资产配置的可能机制: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降低家庭参与成本、提高家庭金融可得性和扩宽家庭信息渠道来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配置风险资产。在实证部分,本文使用2017年CHFS调查数据、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利用Probit和T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高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概率,提高配置风险资产和股票资产的比例,这一结果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保持一致。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城镇地区的家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家庭和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家庭,数字普惠金融促进配置风险资产的效应更大。在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应努力满足家庭的合理金融需求,保障家庭的资产安全;二、稳步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数字金融业务;三、坚持发展普惠金融,将更多家庭纳入到金融市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