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根区交替灌溉对甘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常规均匀灌溉(CI)、常规滴灌(CDI)、分根区交替均匀灌溉(APRI)、分根区交替滴灌(APDI)4种灌溉方式和70%-80%θf(高水)、55%-65%θf(中水)和40%-50%θf(低水)3种灌溉水平对甘蔗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处理下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和分析分根区交替灌溉技术对甘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甘蔗的最佳灌溉方式及灌溉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与CI和CDI处理相比,APRI和APDI处理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02浓度及叶绿素含量均有小幅降低,但单叶瞬时水分利用率则大幅提高,在分蘖期影响显著;APRI和APDI处理提高了SOD、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根系活力的含量,而降低了叶绿素和全氮、磷、钾含量。
2、与CI和CDI处理相比,APRI和APDI处理提高了纤维分、蔗汁蔗糖分、蔗汁重力纯度、蔗汁还原糖及蔗糖分含量,而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在中水处理下有助于品质性状的提高。
3、与CI和CDI处理相比,APRI和APDI处理降低了株高,而提高了茎径,但差异性不显著;甘蔗产量基本不变,但灌溉水分利用率则分别大幅提高40.01%、42.91%,在低水处理下效果更加明显。
|
|
|
|
1 |
林琼,颜明娟,杨杰,魏峰,章明清;甘蔗施硫效应及适宜用量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0年01期 |
2 |
谭裕模;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的关键[J];广西蔗糖;2000年02期 |
3 |
;甘蔗农业文摘[J];甘蔗糖业;2000年02期 |
4 |
沈万宽,黄鸿能;甘蔗引种若干问题[J];甘蔗糖业;2000年03期 |
5 |
;甘蔗农业文摘[J];甘蔗糖业;2000年03期 |
6 |
刘希蝶,黄金华,吴国华;几个甘蔗品种在海滩地的表现[J];甘蔗糖业;2000年03期 |
7 |
符晓云;甘蔗农业文摘[J];甘蔗糖业;2000年06期 |
8 |
陈欢星;对宜州市几个甘蔗品种的初步评价[J];广西蔗糖;2002年02期 |
9 |
陆国盈,韩世健,杨培忠,裴铁雄,班华松,甘贵军;甘蔗伸长中后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和工艺品质的影响效应[J];广西蔗糖;2002年04期 |
10 |
游建华,陈引芝;赴澳大利亚甘蔗科技考察报告[J];广西蔗糖;2002年04期 |
11 |
邓海华,赖宏光,涂育辉;增广设计甘蔗品种试验及其分析[J];甘蔗糖业;2002年05期 |
12 |
王水琦,汤浩;形态学与同工酶在甘蔗上的应用[J];甘蔗糖业;2002年06期 |
13 |
邓海华;甘蔗遗传育种有关问题的商榷[J];甘蔗;2002年01期 |
14 |
吴正焜;调整品种结构,加快甘蔗良种推广应用[J];甘蔗;2002年02期 |
15 |
林必芳,何运堂,王国新;实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甘蔗高产、高糖良种及栽培配套新技术推广”项目总结[J];甘蔗;2002年03期 |
16 |
陈志彪,朱鹤健;漳州甘蔗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J];中国农业气象;2002年02期 |
17 |
赵凤兰,钱发军,邓挺;长效硅钾肥对甘蔗产量及含糖量影响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
18 |
何永群,龙淑珍,廖胜仁,卢明环,韦昌比,李志,黄彦夫;甘蔗专用复混肥的应用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
19 |
卢昌,刘梦明,黄献,陆玉乐,胡焱学;甘蔗“吨糖田”建设的技术措施[J];广西热带农业;2003年04期 |
20 |
Barry Glaz
,梁俊;甘蔗持续生产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J];广西蔗糖;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