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摘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现代化金融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而从其实际发展态势和影响来看,生态环境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长期被“阴霾”所笼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贯彻现代化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了宝贵契机。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其发展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2012年年初,为实现对绿色信贷业务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政策措施,如《绿色信贷指引》,该政策一经推出成为各大银行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重要参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机构建立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机制的有效控制和规范。在2015年1月,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信贷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机构颁布实施了《能效信贷指引》,该指引的提出为国内各大上市商业银行未来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绿色信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次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提出,将绿色金融定为发展重点,特别是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并在当时政策需求背景下实现了对绿色发展基金的有效设立。2016年和2017年相关绿色金融体系相继出台,2018年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18]10号),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优化金融体系的建设。同时,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日益显现,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共识。通过金融这一杠杆作用,对国内信贷资金整体投资流向进行有效引导,并定价差异的基础上,促使传统企业和环保企业的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1])。商业银行作为绿色信贷的投放主体,成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文章围绕此类银行性质和特点,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绿色信贷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并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实证研究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影响,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