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蒎烷—α-蒎烯—长叶烯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

祝远姣  
【摘要】: 采用液相和汽相冷凝双循环实验方法、单纯型搜索优化模型参数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松节油加氢反应产物—蒎烷—α-蒎烯—长叶烯体系的汽液平衡,建立其相平衡数学模型,为氢化松节油体系的精馏分离过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以Raney镍为催化剂,在温度353~433K、压力3.0~7.0MPa的条件下由α-蒎烯催化加氢制备实验原料蒎烷,并用GC—MS法对加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蒎烷浓度高达99.5%,从而解决了市场上买不到高纯度蒎烷的难题。 使用BP×5化学结合相熔凝硅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0.25μm)对氢化松节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确定其色谱条件为:二阶程序升温338K 363K 423K(5min),载气:氮气,柱前压:0.07MPa,载气流量:45mL·min~(-1),空气流量:300mL·min~(-1),氢气流量:30mL·min~(-1),分流比50:1,尾吹流量:24mL·min~(-1),检测器温度:523K,汽化室温度:523K,进样量:0.2μL。并用气—质联用和标样相结合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顺式蒎烷、反式蒎烷、长叶烯等。 采用改进的Ellis平衡釜和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59.34~100.58kPa压力条件下分别测定了高浓度蒎烷421.23K~441.06K和高浓度长叶烯体系501.19K~527.55K的汽液平衡数据,根据稀溶液的溶剂 符合 Raou定律的规则,由 Raou定律计算出上述实验温度下猿烷、 顺振烷和长叶烯的饱和蒸汽压,然后使用 EV EWS数理统计软件分别回 归出振烷、顺振烷和长叶烯 Auto i ne方程 A、B、C参数:从而建立了振 烷、顺式菠烷和长叶烯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联式,对菠烷有 .,。_______、__325.7533 n—n onnc.. o.aac .caa i..a’n .n.. 11呷川刀删33卜二99577一一二二二二二二一,代厂)二J口J J J,DI一o二J.川*o,yi一’o DJ人J门; T.319.习97一 =斗lllF三卜丈主,卜b一写.._。_____。_____321.88忍gi_i n., on’ o_on’ orinri y’JlllWTh})RinM IdP:/0.000133)=9.271801—AIAi,HZ一口.二IIOUI.DZ一OLI.000d. T一319力co 矿、_OI矿、川tt 口卜早上土*oh1三三哆写,_。_______、_____3.6946o 0_C nlnlo V,一一Old.4VV:J’J WHTWM In(P/0.000133k5.97818—AIAi,Ha一口.SIOIO. T—533714 Bs=3.69460,C。二-533.714;其计算饱和蒸汽压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046~ 0.18儿 并与对应态基团贡献法估算的振烷饱和蒸汽压作了比较。 采用改进的 EI is平衡釜测定了振烷一。-振烯、a-菠烯一长叶烯、 振烷一长叶烯三个二元体系及振烷一a-菠烯一长叮烯三元体系常压汽液 平衡数据,并经 Her i ngton规则检验,结果表明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分别 用 W if son和 NRTL模型对三个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 相应的能量参数。对 W if son 方程有:a-振烯(1)-菠烷Q)体系, g;。-g;;一2426.112,g。;一g;,一1740.312;Q一蒲烯(1)一长叶 烯(2)体系, *;。一g;.一 2397.481,g;,一g;;=一2931 二11;]&烷(1)一W叶烯(2)体系,*;;一*;一 3806.733, g;;一g;;一3935.258。对NRTL 方程有:Q一派烯(1)一振烷(2)体系, g;。一g;;-2129.999,g;;一g;;一2644.614;Q一振烯(1)一长叶烯(2)体系, g;。-g;;一2176.757,g。;-g;;=1630.902;派烷(1)一W叶烯(2)体系,g;。-。;;=一3023.122, g;;寸;;158。兆。(J.mol”‘卜并且使用 H元川 l SOn参数对所测的三元数据进 行了推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0.0027。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祝远姣,王琳琳,陈小鹏,韦小杰,童张法;长叶烯饱和蒸汽压的估算[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守玉;四氢呋喃─乙醇─氯化锂体系汽液平衡关系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3 富嘉文,陈泽辉,关澎,王从岗;用SRK状态方程预测辽河原油小于350℃馏分油汽液平衡的考察[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4 潘晓梅,杨志才,苗得足;汽液平衡盐效应数学模型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05期
5 汤渭龙,徐金火,沈复;硫化氢及二氧化碳与二异丙醇胺水溶液的汽液平衡计算模型[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6 赵传钧,张常群;饱和蒸汽压和二元汽液平衡的统计热力学计算[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7 陈建军;糠醛——环氧氯丙烷二元体系汽液平衡的计算和测定[J];茂名学院学报;1991年00期
8 李国安,乔迁,宋彤,王树江;含甲酸三元物系汽液平衡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9 缪慧,李竞庆,崔志娱;低公害混合氯氟烃(R22-R142b)汽液平衡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10 孙仁义;基于Gibbs-Duhem方程含盐汽液平衡关联式[J];石油化工;1996年08期
11 张乃文,郑锡胤;二氧化碳与乙醇和异丙醇的二元汽液平衡[J];化学工程;1997年05期
12 鄂红,富嘉文,陈泽辉,寿德清;UNIFAC基团贡献法预测新疆直馏油汽液平衡[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13 韩富贵,韩国防,吴艳平;氨基酸与甲醇-水混合溶剂的相互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14 陈新志;用纯组分蒸汽压方程关联汽液平衡[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7年03期
15 武文良,张雅明,陆小华,王延,儒时钧;乙醇-水-盐体系汽液平衡[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16 米镇涛,李德庆,邱立勤,周集义;液体推进剂一甲肼与水二元物系汽液相平衡的研究[J];推进技术;1998年02期
17 朱良,林克芝;聚酯反应过程中的汽液平衡计算[J];石化技术;2002年03期
18 祝远姣,陈小鹏,王琳琳,韦小杰,阳承利,童张法;蒎烷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与关联[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19 林军,顾正桂;溶碱萃取剂对乙醇—水体系汽液平衡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年04期
20 钟国杨;何国渔;;无水酒精生产中的汽液平衡数据测定[摘要][J];广州化工;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强;罗金生;;用MATLAB仿真精馏过程[A];'200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敏;梁昭峰;;应用PSRK状态方程预测高分子溶液汽液平衡[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祝远姣;陈小鹏;王琳琳;韦小杰;童张法;;α-蒎烯-蒎烷体系常压汽液平衡及过量Gibbs自由能和超额焓[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李群生;付永泉;朱炜;王海川;李仑;;UNIFAC关联甲醇-碳酸二甲酯汽液平衡[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杨金苗;李群生;;加盐萃取精馏分离酯水溶液的研究[A];2005年全国塔器及塔内件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海霞;吕效平;;碳酸二甲酯-甲醇-水/盐体系汽液平衡的测定[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7 刘静;赵黎明;吕世军;许春建;;萃取精馏分离裂解C_5[A];第二届全国塔器及塔内件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顾丁;陈文龙;高光澜;;南美斑潜蝇取食对蚕豆挥发物的影响[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廖月华;;松材线虫幼虫休眠期破除与木包装松材线虫快速检疫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福元;郑华英;刘云鹏;解春霞;赵振东;;马尾松种源对松褐天牛成虫取食、松材线虫病的抗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蓉;碳微团簇离子结构和势能函数与氢同位素的汽液平衡新方程[D];四川大学;2001年
2 朱霄;谱学方法结合理论模型研究水溶液的结构与性质[D];浙江大学;2009年
3 陈明鸣;对苯二甲酸生产中相关相平衡的测定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沈冲;甲醇—乙醇—水—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的测定及热力学模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李胜迎;醇+(酮、离子液体)二元体系的过量焓测定、关联和COSMO-type模型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6 高慧;酮醇二元体系过量焓的测定、关联和理论预测[D];浙江大学;2011年
7 蓝蓉;含醇缔合体系的理论、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雪梅;醇胺离子液体—醇—水体系相平衡的测定与过程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9 王林;间歇精馏冷启动过程的流程模拟[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胡家文;维里型和立方型地质流体状态方程的理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远姣;蒎烷—α-蒎烯—长叶烯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2 彭林明;固体颗粒对汽液平衡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许琳;蒎烯合成芳樟醇中间体蒎烷、蒎烷氢过氧化物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4 蒋瑞霞;环氧丙烷—乙醇—水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测定和关联[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5 叶秋云;甲醇—碳酸二甲酯—正已烷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艳凤;Matlab在甲胺体系汽液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1年
7 熊永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流体的径向分布函数和汽液平衡[D];广西大学;2004年
8 杨国恩;制备芳樟醇的中间体蒎烷氢过氧化物和蒎烷醇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9 王晓青;用HVOS-PR-MLUNIFAC基团贡献模型预测汽液平衡[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林洁;松脂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黄水林;连城6个项目开工竣工[N];闽西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