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型试样高温蠕变试验系统设计

纪桢哲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蠕变试验技术研究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着重对微型试样蠕变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一台老式蠕变试验机进行了改造;对电流加热进行蠕变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与论证;针对改造后的蠕变试验机,设计了一种板状蠕变微型试样;首次采用了电流加热的方式对12Cr1MoV微型试样进行了初步的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微型试样高温蠕变试验能够合理地反映出材料蠕变过程和蠕变规律,试验数据稳定; 2.蠕变试验过程中采用电流加热的方式,不仅降低了试验设备的结构复杂性和劳动强度,而且加热速度容易控制,热能利用率高,大大缩短试验周期,较电炉加热方式节省能量消耗约为59%,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伍连;丁辛;杨旭东;;方平组织PVC涂层膜材料的塑性变形性能[J];纺织学报;2011年07期
2 张伍连;丁辛;杨旭东;;机织建筑膜材料的广义Kelvin-Voigt蠕变模型[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韩建锋;朱西平;温志勋;岳珠峰;;镍基单晶合金基体相γ在不同应力状态蠕变的扩散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1年12期
4 赵宝云;刘东燕;郑志明;薛凯喜;;基于短时三轴蠕变试验的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5 熊伟;李大纲;;安装跨距/高度对塑木搁板稳定性能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高巍;姜勇;巩建鸣;陈虎;竺国荣;;基于修正θ投影法的T91/12Cr1MoV异质接头寿命的预测[J];压力容器;2011年08期
7 安子良;轩福贞;涂善东;;316L不锈钢扩散焊接头高温蠕变性能[J];压力容器;2011年07期
8 王沛培;王立强;覃继宁;吕维洁;张荻;;原位合成不同基体组织7715D钛基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7期
9 姜恒;江慧丰;范志超;陈学东;;保载应力和加载速率对316H不锈钢蠕变行为的影响[J];压力容器;2011年08期
10 于航;周储伟;;纤维复合材料粘弹性动态性能的细观力学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1 张月红;姜波;刘长建;王丽娜;谢宇;周琪;张麟;;鲍鱼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钊;王协群;李丽华;;蠕变试验和蠕变强度[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夏才初;;统一流变力学模型及用蠕变试验辨识流变力学模型的方法[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3 张金成;张克勤;杜君;庞广明;;HP3852S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在岩石力学实验室高温高压蠕变试验装置中的应用[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4 王志文;徐宏;关凯书;;在役设备材料力学性能的小冲杆测试法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5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温茂萍;庞海燕;何强;敬仕明;;炸药短时蠕变试验老化模型的建立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7 贺如平;雷承第;杨朝清;;二滩电站坝区岩体原位蠕变试验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谢永亮;季凯;卢玉松;;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9 雷承弟;;二滩水电站枢纽区岩体蠕变试验及其试验设备研制[A];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赵淑萍;马巍;郑剑峰;常小晓;;冻结粉土的动蠕变强度[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斌;考虑损伤效应的黄土流变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杨铁成;压力容器用钢1.25Cr0.5Mo高温下疲劳蠕变行为及寿命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进嵩;舒张心肌粘弹性特性检测和分析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4 王婷婷;滨海软土流变模型及其在结构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梁春雨;30~#硬质沥青用于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龙建辉;高速远程黄土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肖成志;土工格栅流变特性及格栅加筋挡土墙长期工作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宋飞;石膏角砾岩非线性流变模型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9 邓志斌;软粘土蠕变试验与本构模型辨识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10 何青峰;延安Q_2黄土的力学及流变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桢哲;微型试样高温蠕变试验系统设计[D];广西大学;2004年
2 陈玉新;小冲孔蠕变试验技术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过利锐;基于MATLAB的蠕变试验系统仿真开发及实时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吴焕恒;西昌某边坡昔格达组地层蠕变试验及其边坡蠕变变形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冬雪;土工加筋材料蠕变对结构物变形与受力影响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6 陶小敏;高路堤填石料的蠕变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7 尤英俊;小冲孔试样高温蠕变损伤的有限元模拟[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8 刘卫卫;60Si2Mn钢热机械损伤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刘军;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旭东;小湾水电站蚀变岩蠕变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廷杰;单晶镍基超合金的蠕变性能研究[N];中国冶金报;2007年
2 记者 李闻芝;一批引进塑管测试装备投用[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罗海基;日开发耐高温加钌氮化硅陶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4 罗海基;日开发出不含铼的第四代镍基单晶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5 特约记者 燕希东;东大聚氨酯保温管通过耐老化测试[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于春林 通讯员 陈慧芳;东大聚氨酯科技撬动市场[N];淄博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