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灰色系统理论在堤防岸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陈春  
【摘要】:城市堤防工程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堤防岸坡失稳是堤防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传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存在着大量的主客观不确定性,充分考虑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土坡稳定计算中几种常用的简化极限平衡法的原理及适用性,指出几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将堤防岸坡系统视为一个灰色系统,详细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与计算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在堤防岸坡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本文首次引入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岸坡稳定的因素,对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做优劣排序,以明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指导工程设计。针对南宁市防洪堤岸坡的稳定性,通过灰关联分析找出了失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基于工程类比和灰关联分析原理与方法,本文提出了堤防工程的综合类比评价方法。以南宁市防洪堤岸坡为实例,对5个岸坡的稳定性做评价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相当符合。 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的选择,对防洪堤岸坡的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建立GM(1,1)模型,作时间~沉降量的预报。根据2001.1~2001.9梧州市防洪堤4个测点的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对2001.10和2001.11发生的沉降量做预报,误差非常小,不到0.1%,精度较高。 研究结果表明:灰色系统理论在城市堤防工程中的应用是恰当而实用有效的,具有良好的前景。灰关联因素分析对指导防治措施有着实际的工程意义;运用综合类比评价方法对岸坡稳定性作评价,为对防洪堤稳定性作出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运用灰色建模作变形预报,可以跟踪监控堤防的安全状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可彬;郭宁;;风力发电在渭河堤防工程的开发展望[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年10期
2 孙兴良;陈明;段瑞宁;;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3期
3 龙振华;刘亚光;邹玉兵;蔡志锋;赵良;;浅谈堤防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处理措施[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陈勇;王保田;李守德;;堤防工程短悬挂防渗研究与应用[J];公路工程;2011年01期
5 黄定强;湖北省堤防工程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湖北水力发电;2000年04期
6 黄定强,王继红;堤防工程环境地质问题的分析及评价方法[J];湖北地矿;2002年04期
7 熊义泳,谢涛,章宝华;关于堤防工程最佳洪水标准的探索[J];南昌水专学报;2002年03期
8 刘普胜;分析堤防工程隐患 做好堤防工程地质勘察[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6期
9 何铁生,王学雷;洞庭湖区防洪治涝堤防工程及其环境影响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周德军,李长现;对泥河洼滞洪区堤防工程老化问题的思考[J];治淮;2004年08期
11 王冠军;李保龙;王卫军;;浅谈堤防工程管理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河南水利;2004年04期
12 朱业义,钟锦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四会城区堤防工程中的应用[J];人民珠江;2005年04期
13 李士峰;;堤防工程设计波浪爬高分析与计算[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6期
14 连惠萍;连惠瑶;周森;;黄河下游近堤隐患问题研究[J];人民黄河;2006年06期
15 田艳萍;杨文;孙小丹;;简述堤防工程截渗墙施工技术[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10期
16 杨令强;武甲庆;秦冰;;地下采空区堤防工程的变形与稳定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11期
17 李小军;;广安堤防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坐标放样[J];四川水利;2009年01期
18 陈国灿;;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7期
19 陈美亮;;浅谈仙游城区南岸堤防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海峡科学;2009年10期
20 朱一寒;刘利文;陈宇波;;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几种处理措施[J];湖南水利水电;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清明;徐帅;周杨;;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单元堤段划分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书锋;;论影响堤防工程质量的因素[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3 任红卫;汪承志;;某堤防工程复杂地基施工方案技术经济比选[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蔡新;李益;吴威;叶松;;地震作用下堤防风险分析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5 宋新江;;堤防工程竣工验收检测项目确定[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赵安平;王芹;孙艳辉;;黄河口堤防工程重盐碱区彩色植被护坡技术研究[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7 何再朗;张梅;;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优选构筑渡场方案[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家发;;关于堤防工程的设计标准和超标准运用[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孝红;解海洋;景绍洪;袁铸钢;;灰色模糊控制器在水泥粉磨系统中的仿真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林育梁;卢丹玫;杨二静;;灰关联神经网络法及防洪堤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堤防损害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崔立志;灰色预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曾波;灰色预测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刘学庆;海洋环境工程钢材腐蚀行为与预测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5 钱玉林;堤防振动沉模防渗墙材料与受力变形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张秀勇;黄河下游堤防破坏机理与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焦锦淼;学习型企业的组织学习与组织结构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邢万波;堤防工程风险分析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李勇;磨矿过程参数软测量与综合优化控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苑明海;可重构装配线建模、平衡及调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灰色系统理论在堤防岸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4年
2 徐如海;模糊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在堤防岸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6年
3 王文波;便携式电子柜测试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李婧;综合运输通道发展对端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朱海涛;大型水库堤防地基液化变形分析及加固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工;河下采煤引起的堤防变形规律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宇龙;基于遗传算法的堤防材料动力特性反演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8 胡荣博;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与评价[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9 黄志辉;台阶爆破块度分布测定及其优化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10 吴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Agent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巧梅;千里堤防束缚无缰野马[N];兵团日报(汉);2006年
2 湖北省黄冈市河道堤防管理处 何青钢 张铁 夏景阳;构筑平安大道 谱写堤防新篇[N];人民长江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庞文渊;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N];宝鸡日报;2008年
4 记者 朱哲 通讯员 王贤柱;保持高度警惕 加大巡查力度[N];咸宁日报;2010年
5 江恩惠 冷元宝 张清明 周杨;堤防工程健康诊断探讨[N];黄河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满益群;加大力度 全力推进[N];张家界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满益群 实习生 王喻;大庸桥片堤防工程建设通畅了[N];张家界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杨燕;康定县情歌文化园区堤防工程全面开工[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9 李春 本报记者  卢培林;游中渠:实实在在搞工程[N];凉山日报(汉);2006年
10 记者 陈敏;高起点大手笔科学规划 抢机遇快节奏强力推进[N];汉中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