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La-Mg基贮氢合金性能及二元合金Laves相结构的研究

蒋卫卿  
【摘要】:本论文研究了La-Mg基合金的电子结构、贮氢性能及MgZn_2型、MgCu_2型二元合金Laves相结构,具体内容为:1)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计算方法,对AB_2C_9型RMg_2Ni_9(R=Ca、La)贮氢合金的电子结构进行研究,总结两种合金在结构相同,晶胞参数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电子结构的异同及影响其贮氢性能的结构因素:2)在Ar气保护下,通过高频感应熔炼方法,制备AB_3型La-Mg基La_(0.7)Mg_(0.3)Ni_2(Co+Mn)系列合金,研究合金的相组成及Co、Mn含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3)运用模式识别的偏最小二乘法(PLS方法),研究化学键参数对MgZn_2型、MgCu_2型二元合金Laves相结构的影响。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对CaMg_2Ni_9和LaMg_2Ni_9合金的第一原理计算结果表明:CaMg_2Ni_9、LaMg_2Ni_9两种合金态密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Ca原子s、p电子和La原子s、p电子的贡献。两合金的态密度在费米能级附近极为相似,主要来自Ni原子d电子的贡献,而费米能级下的最低能态则源自Mg原子p电子的贡献。LaMg_2Ni_9合金中,Mg原子的成键比La原子的成键稳定,使得La_xMg_(3-x)Ni_9(x=1.0-2.0)合金,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稳定性增大。CaMg_2Ni_9和LaMg_2Ni_9合金的能带结构相似,能带均在费米能级附近发生相互交错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启明;贮氢合金的开发与应用现状[J];金属功能材料;1994年01期
2 文凡;贮氢合金制件的制造工艺[J];金属功能材料;1994年05期
3 晓敏;钒-锆-钛-镍贮氢合金的吸氢行为[J];金属功能材料;2002年05期
4 黄志清;;贮氢合金薄膜过滤器[J];上海有色金属;1986年04期
5 张文鹏,李军,耿鸣明;包覆钯和镍后MmNi_5基贮氢合金的电极特性[J];高技术通讯;1994年10期
6 ;利用贮氢合金实现了热能的长途输送[J];金属功能材料;1995年01期
7 王志兴,李新海,陈启元,郭炳昆;贮氢合金的表面活化处理[J];矿冶工程;1998年02期
8 国文;镁基贮氢合金的开发[J];金属功能材料;2002年02期
9 张羊换,王新林,陈梅艳,李平,林玉芳,李蓉;高性能AB_5型贮氢合金的成分设计[J];金属功能材料;2002年05期
10 薛福连;;贮氢金属显奇能[J];科学24小时;2010年02期
11 高金良;日本重化学公司将在美建贮氢合金厂[J];稀土信息;1995年08期
12 ;Ca-Ni系贮氢合金的循环吸放氢特性[J];金属功能材料;1996年01期
13 文凡;利用贮氢合金的真空绝热管[J];金属功能材料;2000年02期
14 彭成红,朱敏;MINi_(5-x)(CoMnAl)_x贮氢合金铸锭的组织与性能[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01期
15 张允什,陈军;贮氢合金LaNi_(3.8)Co_(0.5)Mn_(0.4)Al_(0.3)表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6期
16 金自宜;镍氢电池用钛系贮氢合金的新进展[J];材料导报;1994年04期
17 ;贮氢合金在蓄电池上的应用[J];金属功能材料;1996年01期
18 孙东升,张昭良,李国勋;贮氢合金应用研究近况[J];功能材料;1997年02期
19 赵东江,马松艳;循环伏安法测定氢在MlNi_(3.7)-MnAl_(0.3)贮氢合金中的扩散系数[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20 长征;贮氢合金的现状[J];金属功能材料;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贵;涂铭旌;唐定骧;;无钕贮氢合金与稀土资源平衡利用[A];中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1年
2 马建新;李寿权;李锐;应窕;潘洪革;陈长聘;;贮氢合金吸氢速率微机控制自动测试系统[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桑革;涂铭旌;蒙大桥;闫康平;李全安;陈云贵;张鹏程;周南华;李宁;;CO毒化LaNi_(4.7)Al_(0.3)后的XPS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陶明大;陈云贵;付春艳;吴朝玲;涂铭旌;;稀土组元对AB_5型无钕贮氢合金低温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5 江冰洁;穆道斌;王敬;吴锋;;合成温度对La-Mg-Ni系贮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6 蒋利军;詹锋;夏志华;尉秀英;李耀权;秦光荣;吴伯荣;;电动车用Ni/MH电池的研制[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7 陈云贵;陶明大;吴朝玲;闫康平;唐定骧;涂铭旌;;无钕贮氢合金及其在镍氢电池中的应用[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田娜;井晓天;卢正欣;陈永刚;;Ml_αMm_(1-α)Ni_5贮氢合金的结构与贮氢性能预测[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陈卫祥;徐铸德;涂江平;张孝彬;陈长聘;;贮氢合金催化生长碳纳米管[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陈卫祥;涂江平;徐铸德;张孝彬;陈长聘;;贮氢合金催化生长碳纳米管[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卓;高分子聚合物微包覆作用及对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2年
2 吴朝玲;无钕稀土LPC系贮氢合金电极材料的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李媛;稀土—镁—镍系贮氢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D];燕山大学;2011年
4 刘开宇;动力型贮氢合金的制备研究及其热电化学评价[D];中南大学;2003年
5 原鲜霞;MH-Ni电池用AB_5型贮氢合金电化学行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6 叶辉;高功率MH/Ni电池用负极贮氢合金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7 陶明大;无钕AB_5型贮氢合金成分与低温放电行为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张法亮;La-Mg-Ni系新型贮氢合金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9 张忠;新型稀土—镁基贮氢合金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D];燕山大学;2008年
10 王改田;TiO_2、SrTiO_3/储氢合金电极的光电化学与光充电性能[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慧玲;电镀微包覆处理对La-Mg-Ni基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0年
2 杨淑琴;元素硼和钼对AB_5型贮氢合金电化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1年
3 杨素霞;铜和铁对低钴AB_5型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1年
4 陈永刚;RE-Mg贮氢合金及其电化学性能[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5 王平;球磨工艺及催化剂对La-Mg系复合贮氢合金相结构及贮氢性能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6 吕科;Si元素的添加和退火工艺对La-Mg-Ni系贮氢合金性能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7 严义刚;V-Ti-Cr BCC型和Ti-Fe AB型贮氢合金的吸放氢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李卫;贮氢合金电极性能的工艺因素影响及其电子结构的微观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9 兴长策;稀土系PuNi_3型La_(1-X)Mg_xNi_(3-y)M_y贮氢合金制备工艺及微观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10 顾巍;非AB_5型La-Ni系贮氢合金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向荣;镍氢电池贮氢合金材料通过鉴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2 老木;镍氢电池贮氢合金材料初具产业规模[N];科技日报;2004年
3 东青;东芝公司研制出贮氢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4 羽佳;贮氢合金谱写新篇章[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5 记者 张继明 通讯员 吴香玉;内蒙古一贮氢合金生产企业入选“国家队”[N];中国冶金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戴婷;发力贮能材料,G厦钨博弈新能源市场[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7 全国政协委员 陈厚生;什么是钒?[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袁廷亮;厦门钨业构建钨业航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黄中;新型金属材料层出不穷[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10 安徽新兴 袁立;稀土高科 主力介入 调整充分[N];证券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