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痘病毒P32基因跨膜区缺失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摘要】:
本课题首先建立了羊痘与羊口疮二重PCR诊断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检测到4pg的DNA模板,能很好区分症状相似的山羊痘和羊口疮,本试验检测了7份疑似山羊痘病料,检出山羊痘阳性6份,羊口疮阳性1份。对广西山羊痘6份阳性病料和国内现用的山羊痘疫苗株的p32蛋白的全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将序列上传至Genbank中(序列号分别是EF522176、EF522177、EF522178、EF522179、EF522180、EF52218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99.4-100%,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1-99.7%,山羊痘广西分离株与哈萨克斯坦AY077835、NC004003以及印度的AY382369、AY159333和中国哈尔滨的AY881707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99.9%,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8—99.7%;与国内使用的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99.8%,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8-99.4%;广西分离株、哈萨克斯坦的AY077835、NC004003,印度的AY382369、AY159333和中国哈尔滨的AY881707与现用的疫苗株相比,在34—35位都缺失了2个氨基酸;广西分离株核苷酸651位的碱基全部由T变为C,647-652位核苷酸构成由TGTATA变异为TGTACA,多了1个限制性内切酶Bsp1407Ⅰ位点,而疫苗株和国内及国外的AY077835、NC004003、AY382369、AY159333、AY881707在647-652位核苷酸都没有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因此用限制性内切酶Bsp1407Ⅰ可以区分疫苗株与广西分离株,本文建立了PCR-RFLP方法,疫苗株可以切成135bp和604bp两个片段,广西分离株可以切成135bp、226bp和378bp三个片段。为了进一步研究P32基因,本研究利用重组PCR技术消除P32基因跨膜区,用DNAstar软件对跨膜区缺失前后的蛋白图谱分析可知,跨膜区缺失前后的蛋白跨膜区位置的折叠构象、螺旋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抗原性在缺失前后未见变化,因此构建了一个缺失片段的重组质粒pGEX-S6,把该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进行原核表达,经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显示检测到P32基因的表达产物,用BandScan软件对表达产物分析,优化反应条件,最佳诱导时间为5h,IPTG最佳诱导浓度是0.8mmol/l,最佳诱导温度是37℃,优化后表达的蛋白占菌体蛋白的29.4%,表达产物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存在,融合蛋白出现在沉淀中,分子量为58KDa,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可被山羊痘标准阳性血清识别。
|
|
|
|
1 |
杜智恒;宁方勇;杨春山;白秀娟;;北极狐GHR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兽类学报;2010年01期 |
2 |
甘小妮;陈新文;;条纹斑竹鲨IRF-1基因的克隆和特征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1期 |
3 |
沈鑫烽;申宝玲;黄燕燕;余雪娇;彭颖;吕建新;;7型腺病毒E1A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8年02期 |
4 |
张瑞;李艳伍;许兰菊;贾赟;蒋大伟;张秀云;李炜;宋海霞;;阿留申病毒强致病性毒株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0年02期 |
5 |
林如涛;周作勇;王小林;聂奎;;羊源杀鲑气单胞菌16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
6 |
翟焕趁;宋亚娜;郑伟文;;福建青梅rDNA ITS区克隆与序列分析[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年01期 |
7 |
王评评;李槿年;邵士慧;;拟态弧菌溶血素基因的克隆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01期 |
8 |
刘志文;王英;陈温福;;杂草稻nrDNA ITS序列的测序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11期 |
9 |
张晋川;;2株猪圆环病毒ORF2基因的克隆测序[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6期 |
10 |
牛金涛;陆阳清;任子利;卢晟盛;卢克焕;张明;;水牛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克隆与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6年S1期 |
11 |
于学辉;李旭玲;杨发龙;海泉;;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氟苯尼考flo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3期 |
12 |
肖正中;刘小红;王翀;李加琪;莫德林;陈瑶生;;长白猪×蓝塘猪及其杂种基因组甲基化片段克隆与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04期 |
13 |
杜可军;常文辉;侯立朝;刘承利;宋庆贺;陈苏民;柴玉波;陈景元;;环境内毒素相关新基因的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3期 |
14 |
熊毅;朱伟;刘棋;郑敏;李华明;郭建刚;;山羊痘病毒P32基因跨膜区缺失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
15 |
黄晨阳;李燕;陈强;高巍;张金霞;;一种快速辨别糙皮侧耳和肺形侧耳的方法[J];生物技术;2009年06期 |
16 |
唐懿挺;钟红梅;姬秋梅;张成福;柴志欣;赵尚娟;白雪;信金伟;钟金城;;牦牛MC1R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分析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06期 |
17 |
郭巍,陈杰,黄保续,李晓成,吴发兴,张燕霞,李一经;应用PCR检测山羊痘病毒[J];中国兽医科技;2003年12期 |
18 |
张强;马维民;吴国华;颜新敏;李健;朱海霞;朱彩珠;吴润;刘湘涛;才学鹏;;山羊痘病毒结构蛋白P32基因的表达[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9 |
庞瑾,郑友民,李宏滨;猪Pit-1基因第三内含子序列的克隆测序[J];生物技术通报;2004年06期 |
20 |
王开功,虞天德,何光志,周碧君,许乐仁,孙道忠;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