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工业废液中提取巴豆醛氧化制备巴豆酸

谢雪珍  
【摘要】: 本文研究了从工业废液中分离提纯巴豆醛,并将分离提纯得到的巴豆醛用于氧化合成巴豆酸。提取巴豆酸之后的废液再进一步提取巴豆酸乙烯酯,该乙烯酯为可聚合单体。 常压精馏提纯含巴豆醛约30%的工业废液原料时约需要经过三次精馏可得到纯度98%的巴豆醛。常压加水共沸精馏较容易得到80%的巴豆醛,其中含水量约为10%,但将此共沸物再进行精馏得到的仍是含水共沸物,若要进一步提纯巴豆醛需采用其他方法。 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空气氧化约60g 90%巴豆醛原料制备巴豆酸的最佳反应条件是:空气流量200mL/min,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30℃,用气相色谱测(GC)产率为66.9%,初步回收产率为38.1%。 H_3PO_4催化氧化同样原料制备巴豆酸的最佳反应条件是:空气流量200mL/min,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的4.5‰,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30℃,GC产率为67.9%,初步回收产率为39.5%。 Cu(Ac)_2催化氧化同样原料制备巴豆酸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5.84‰,空气流量200mL/min,反应时间16h,温度30℃,GC产率为63.4%,初步回收产率是28.2%。 Cu(Ac)_2/Co(Ac)_2催化氧化同样原料制备巴豆酸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约为原料的5‰,且Cu(Ac)_2:Co(Ac)_2=30%:70%,空气流量200mL/min,反应时间16h,反应温度30℃,GC产率为62.4%,初步回收产率是25.2%。 比较几种催化剂及无催化剂的最佳反应产率,可以发现H_3PO_4催化反应效果最好,产率最高,所得粗产品的纯度也较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勇;蔡哲斌;杨方政;;金属氧化物/活性氧化铝催化氧化巴豆醛制备巴豆酸[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年12期
2 李为民,邬国英,单玉华;乙醛装置副产巴豆醛氧化制巴豆酸工艺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张跃文;;月桂酸的合成研究[J];广东化工;2010年11期
4 蔡哲斌,何佶,严赞开,易洪潮;金属氧化物/吸附树脂催化分子氧氧化巴豆醛的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杨陆华,马新良;高纯度黄磷生产工艺研究初探[J];无机盐工业;2004年02期
6 蒋振武,唐万果;巴豆醛氧化制备巴豆酸[J];广西轻工业;2005年06期
7 成乐琴,杨英杰,于丽颖,陈晓坤;巴豆醛液相氧化制备巴豆酸的合成工艺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罗美,郑典模,邱祖民,严进;醋酸-巴豆醛、醋酸乙烯酯(VAC)-巴豆醛系统的汽液平衡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2年02期
9 李颖华,周政;山梨酸的生产及开发前景[J];化工时刊;1998年07期
10 申东升,黄存礼,赵先菊;硝酸氧化红薯淀粉制取草酸研究[J];化学世界;1989年12期
11 杨长生,李九菊,蒋登高,王福安;2-丙酮氧基-3,4-二氟硝基苯的制备[J];精细化工;1999年06期
12 薛连海;水—甲酸—醋酸—巴豆醛—巴豆酸的气相色谱分析[J];色谱;1989年06期
13 张能芳;郭宏峰;;由糠醛制备富马酸[J];化学试剂;1992年05期
14 赵建国;从废独石电容中提取钯和银的工艺[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997年08期
15 崔媛;张柏祥;徐明亮;刘佳杰;王丽丽;佟丽娜;;抗凝沉木薯氧化淀粉的制备[J];科技资讯;2011年18期
16 赵丽娟,崔焕茹,王雪平;苯甲酰氯合成工艺的研究[J];河北化工;2002年03期
17 刘玲;赵月昌;刘彩华;梁学正;杨建国;何鸣元;;Mg-Al水滑石催化合成立体受阻胺类氮氧自由基[J];化工进展;2008年08期
18 李贵贤;滕志君;余华;宋维维;樊洁;尚立慧;;钴取代Dawson型磷钼钒催化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和环己醇[J];精细化工;2009年11期
19 林静,林敏,隋乐恕,郭奇珍;巴豆醛的选择氧化[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20 王宝丰,王俊茹,王蕊;N-苯基马来酰亚胺合成工艺的研究[J];天津化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杰;段翔;慎炼;;催化汽油氧气相转移催化氧化及萃取脱硫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吕宝兰;杨水金;;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袁淑军;;活性氧化铁催化合成对叔丁基酚[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梅朋森;张丽萍;黄应平;王奇;陈求稳;;可见光照射下土壤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杜咏梅;李春迎;李凤仙;吕剑;;催化异构化合成燃料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雷;孙志忠;马军;;堇青石催化臭氧化降解饮用水中二苯甲酮[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7 王培;王念贵;李陵岚;叶楚平;;三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合成[A];第十二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庆美;顾萍;李凤萍;王玉惠;滕岭雯;吕立泉;;合金钢中镍的快速测定[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侯敏;刘力;王璐;梁海潮;邓正华;;氧化剂(NH_4)_2S_2O_8处理活性炭对储能性能的影响[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徐厚材;钱新明;;二元体系烟火药氧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新锐;用于深度脱硫的苯并噻吩类无水催化氧化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赵建伟;富营养化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分析与去除方法及氧化降解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周二鹏;FCC汽油液相选择性氧化脱硫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谢冠群;铈基氧化物负载Au与Pt催化巴豆醛选择性加氢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5 张国富;基于亚硝酸钠活化分子氧芳香化合物的氧化溴化和氧化氯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6 王奂玲;硅基中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在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杨志旺;锡化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酮类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颖;AOPs氧化处理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9 王福善;高性能石油树脂及加氢催化剂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刘翀;金属配合物在离子液体中催化醇的氧化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雪珍;从工业废液中提取巴豆醛氧化制备巴豆酸[D];广西大学;2008年
2 陈业强;邻苯基苯酚的合成与纯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氧化合成六氟丙酮的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徐春玲;环己烷绿色氧化合成环己酮(醇)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5 张素娟;氮杂环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龚山华;菲醌合成的绿色工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7 匡玲琳;桃金娘烯醇的催化合成及其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娟;酞菁与分子氧对苯并噻吩类氧化反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芝平;电化学氧化菲合成菲醌[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10 柳艳修;绿色氧化法合成环己酮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可;大学退休教师发明新型氧化剂[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2 通讯员  任树言 记者  胡宇芬;绚烂花炮有了“安全保护神”[N];湖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胡应翔 王晓涛;追求绚烂夜空下的安全[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李杰;可循环氧化剂氧化高硫高砷难选金精矿或氰化尾渣提金和综合利用[N];科技日报;2007年
5 姚耀富;催化新工艺促乙二醇丁醚技术升级[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刘凌 陶小爱;花炮产业有了“安全芯”[N];中国特产报;2008年
7 记者 兰昆;是染发剂还是氧化剂?[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化学能转为绿色新能源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9 ;美发四戒[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罗布次仁 肖文峰;阿里提纯硼镁工程上马 国际市场将惟我马首是瞻[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