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桂林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摘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研究桂林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桂林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优势、劣势,对加快桂林产业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提升桂林县域经济的整体综合实力、提高区域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桂林市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视角利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测度指标对1999~2017年间桂林市12个县域单元经济差异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且利用基尼系数产业分解的方式对县域经济差异及其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再在进一步明晰桂林市各个县域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各县域三次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17年间,桂林市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存在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2)第二产业是桂林市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产业对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逐渐增强,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呈下降趋势。(3)引起桂林市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结构效应对县域经济差异扩大起主导作用;产业结构效应对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差异起扩大作用,集中效应对第一产业经济差异起扩大作用,对第二、三产业经济差异起缩小作用。(4)增长份额分量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是抑制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不明显。(5)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总量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总量的影响逐渐增强且呈现出超过第二产业的趋势,第一产业经济增量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影响较小。基于本文研究所得结论,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视角对桂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从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正视县域经济差异,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平衡产业发展,提高增长性部门产值;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和竞争优势;加快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内部和周边区域的合作,提高对外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