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肝癌研究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1)靶细胞筛选: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HLA-A2+和HLA-A2-的肝癌细胞株;运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筛选OY-TES-1表达阳性的肝癌细胞株。(2)运用HLA-A2阳性健康人外周血,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经rhGM-CSF、rhIL-4和rhTNF-α联合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分别用OY-TES-1融合蛋白(OY-MBP)、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致敏DC并激活同体T淋巴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采用CCK-8法检测蛋白致敏DC后刺激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MLR)能力;ELISA检测致敏DC与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上清液IFN-γ的含量,并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结果:
(1)靶细胞筛选: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细胞株HepG2为HLA-A2+, Bel-7404为HLA-A2-;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Bel-7404和HepG2均表达OY-TES-1。
(2)DC的鉴定和CTL杀伤效应:PBMC经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1周后,出现典型的DC形态,并高表达HLA-DR、CD86、CD83和CD80;经不同蛋白致敏的DC均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其中OY-MBP致敏的DC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各组(P0.05),IFN-γ分泌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经OY-MBP致敏DC诱导的CTL对靶细胞HepG2有杀伤作用,其杀伤率明显高与其他各组(P0.05);用HLA-ABC抗体封闭靶细胞后,CTL对其杀伤作用下降。
结论:在体外用OY-TES-1融合蛋白致敏的DC可有效激发CTL,产生较强的抗肝癌细胞毒活性效应,提示OY-TES-1可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靶点。
|
|
|
|
1 |
;[J];;年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