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南宁市男男性行为队列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

蓝光华  
【摘要】:第一部分:MSM人群HIV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基线调查 目的深入了解南宁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并初步了解MSM人群包皮环切术(Male Circumcision,MC)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滚雪球法在南宁市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MSM 302人,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性行为特征、包皮环切术情况、性病诊疗情况、吸毒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等,并抽血检测HIV、梅毒、HSV-2(Herpes Simplex Virus-2,HSV-2)。结果(1)在302名研究对象中,平均男性性伴数中位数为3.5个,19.5%(59/302)与女性有过性关系。与男性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6.1%(118/256),与女性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8.8%(17/59)。(2) HIV阳性率为3.64%(11/302) ,梅毒阳性率为8.61%(26/302),HSV-2阳性率为12.25%(37/302)。(3)有12.3%(37/302)的人已接受过包皮环切术。未行包皮环切术者中有25.7%(68/265)愿意接受包皮环切术。(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最近6个月肛交史与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皮体检、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关系与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南宁市MSM人群HIV、梅毒已有一定的流行水平,并有可能通过高频率的不安全性行为传染给其性伴/配偶。(2)不同的户籍和肛交史是影响南宁市MSM人群HIV感染的重要因素。(3)南宁市MSM人群包皮过长和与女性有过性关系者是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南宁市MSM队列随访分析 目的通过对MSM人群进行随访,计算南宁市MSM人群HIV、梅毒、HSV-2新发感染率,探讨影响南宁市MSM队列保持率的相关因素,评估现有的艾滋病防治措施对南宁市MSM人群行为改变的影响,为南宁市MSM人群艾滋病预防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队列建立后为研究对象提供不定期的同伴教育、包皮环切术、强化咨询、安全套推广、转介等综合干预服务。分别在基线调查后的6个月和12个月对291名HIV阴性的MSM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性行为特征、包皮环切术情况、性病诊疗情况、吸毒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以及HIV、梅毒、HSV-2检测。结果(1)新发感染率: 12个月随访时,HIV新发感染率为1.1/100人年(95%CI:0~3.3),梅毒新发感染率为6.8/100人年(95%CI:2.1~11.5),HSV-2新发感染率为5.2/100人年(95%CI:1.0~9.3)。(2)行为学改变:参加6个月随访的研究对象,男性性伴数与其在基线调查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参加12个月随访的研究对象,男性性伴均数低于其在6个月随访的结果,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包皮环切术情况:适合包皮环切术53人,手术比例为15%(8/53),并参加全程随访者有7人。(4)失访组和可随访组均衡性比较:人口学基本特征指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队列保持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6个月能随访到(P=0.000,OR=12.597)、南宁市居住时间(P=0.044,OR=2.831)、最近六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关系(P=0.036,OR=5.359)是队列保持的独立影响因素。失访的主要原因是受访者电话答应回访但实际不回访和电话号码停用或变更。结论(1)南宁市MSM人群HIV/STD新发感染率低于全国其他地方报道。(2)队列人群的艾滋病高危行为有所改变,尤其是性伴数方面变化明显;安全套在男男性行为时使用率增加,但在异性性行为时基本无改变。(3)队列保持率较低,参加6个月随访、南宁市居住时间长、最近六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等是此次研究中影响队列保持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MSM人群HIV感染的相关生物学因素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本次研究中发现的HIV感染者的HIV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HIV基因亚型、TRL9和IFN-α表达水平,为南宁市和国家针对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相关的生物学数据。方法以基线和队列中发现的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梅里埃HIV-1病毒载量检测法(NucliSens EasyQ HIV-1)测定其HIV病毒载量;运用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CD4+细胞计数检测;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LR9和IFN-α的表达水平;采用ABI3730测序仪对HIV-1基因亚型进行测序。结果(1)参加CD4+细胞计数检测有12人,其中200 cell/ul-350 cell/ul 7人,≥350 cell/ul 5人。参加病毒载量检测有17人,其中载量为500 cp/ml-3000 cp/ml 4人,3000 cp/ml-10000 cp/ml 2人,10000 cp/ml-30000 cp/ml 3人,大于30000 cp/ml以上8人。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无相关性(P0.05)。(2) TLR9 CT在健康男学生和MSM HIV感染组分别为30.3±1.3、28.1±1.1;IFN-αCT在健康男学生和MSM HIV感染组分别为32.4±1.2、30.3±1.3,两组数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14份HIV阳性的MSM血样中,HIV-1gag全长基因扩增出10份血样。经过系统树分析结果显示,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9份,占90%,CRF07—BC重组亚型1份,占10%。结论(1) MSM 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较低,病毒载量较高,出现艾滋病发病期,MSM人群HIV感染者发病的潜伏期缩短。(2) MSM HIV感染者的TRL9和IFN-α表达水平较低。(3)南宁市MSM人群感染的HIV主要为CRF01—AE重组亚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满守哲,马丽,朱武立;免拆线缝合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7期
2 ;鼻针麻醉进行包皮环切术11例[J];新医学;1976年12期
3 谢钟(山庸);;包皮环切术缝合方法的再改进[J];人民军医;1964年11期
4 辜文荣;;介绍人发用于包皮环切术[J];实用医学杂志;1989年05期
5 赵玉玲;用CO_2激光施行包皮环切术145例[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6 阎家骏;赵明红;邹福安;;包皮环切术的改良[J];浙江医学情报;1994年02期
7 李和平,王希玲;CO_2激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8 刘矗;包皮环切术减少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年04期
9 朱春,宋瑞锋,毛路;包皮环切术麻醉方法的改进[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8期
10 马龙;包皮手术方法的改进[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6期
11 李树霞;;包皮环切术后排尿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65年05期
12 赵永泉;;对《包皮环切术缝合法的改进》一文的补充[J];中国医刊;1981年01期
13 林小呜;曾炳文;;包皮环切缝合术的改进[J];中国医刊;1991年02期
14 闻兆章;;包皮环切术的两点改进[J];人民军医;1991年07期
15 伍伯聪;包皮环切术的并发症(综合报道)[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4年04期
16 高振利,杨典东;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1997年02期
17 严明忠;包皮环切术的两种手术方式对比[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18 郝锦波,代拥军;双细线交叉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9 刘长松;包皮环切术后继发出血与水肿的预防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1999年05期
20 宫德卿,孙作余,邱国栋;改良包皮环切术52例体会[J];山东医药;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辉;;HIV抗体阳性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例[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冯连贵;丁贤彬;卢戎戎;徐世明;郭晓嘉;杨明芳;徐静;郑建琼;;青年学生中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梅毒感染率及估计HIV发病率的趋势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3 毛青;;HIV/HCV合并感染时病毒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赵红心;;如何调整抗HIV治疗方案[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彤;焦艳梅;吴昊;;HIV早期感染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进程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董继鹏;李洪娟;刘颖;王健;;273例HIV/AIDS人群脏腑热态特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鲁伟;李丽松;殷迎春;毛永惠;汤文山;陈粤丽;孙绍洪;刘鸿斌;孟丽蕊;徐稳;向文蔚;白园;黄金莲;李双华;夏红;杨婧婷;邹芳;张艳芬;;口腔颌面部为首发症状的HIV感染病例临床分析[A];玉溪市医学会第九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海莉;陈璐;;昆明地区70名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及行为特征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9 姚嵩;史四九;张泽坤;;安徽省HIV/AIDS患者异烟肼结核预防性治疗初步研究进展[A];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郑毓芳;潘承恩;刘莉;张仁芳;齐唐凯;王江蓉;卢洪洲;;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640例自愿检测HIV抗体人员总结[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天;包皮环切术降低男性HIV感染率机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蓝光华;南宁市男男性行为队列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傅卓华;德宏州HIV感染状况不一致夫妻和农村社区居民性行为网络与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冯婷婷;新型宿主因子在HIV感染和复制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陈军;HIV感染中髓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减少的机制及功能改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田利光;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地区HIV与肠道寄生虫合并感染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7 吴鹏;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与典型进展者遗传、免疫及HIV变异特点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李文娟;中国经性途径感染的HIV/AIDS患者不同疾病进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齐海燕;广西地区HIV-1流行亚型、基因变异性分析及耐药突变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王硕;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自身阳性状况知晓与性行为特征的关联[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通天;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者HIV-1原发耐药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2 翟维维;云南地区HIV相关口腔疱疹病毒1、2、3和4型感染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杨超;包皮发育及其与HIV感染关系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刘慧;临床HIV/AIDS病例临床流行病学及皮肤性病特征的回顾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昕;HIV/HCV共感染患者NK细胞数量与功能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6 安明晖;辽宁MSM人群HIV-1原发感染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赵鹏;HIV/HCV共感染者自然杀伤细胞表面活化性与抑制性受体表达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8 何磊;HIV原发感染者自然杀伤细胞NKG2A/NKG2C受体变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宇方;MSM人群HIV高危行为同伴群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谌仲杰;带药物治疗的类年龄结构HIV/AIDS模型[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今;包皮环切术后如何护理?[N];中国人口报;2004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徐滔 钟锴 实习生 张芳圆;HIV自测— 恐艾人群的无效疗伤[N];南方日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撰稿 谢小军 微生物学博士;三十年苦战HIV[N];大众科技报;2011年
4 马晓年;包皮环切术及其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5 李强;谨慎进行包皮环切术[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驻京记者 贾岩;HIV快速诊断新秀登场[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刘霞;美找出骨髓细胞抵抗HIV感染的关键蛋白[N];科技日报;2011年
8 王迪;HIV药物繁荣背后藏隐忧[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段文利;泪腺、泪液等可能为HIV病毒“新据点”[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主任 王钊;HBV传染性是HIV的50倍[N];健康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