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伴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华支睾吸虫病伴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和探讨药物治疗、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辅助治疗和外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及三种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华支睾吸虫病伴胆汁淤积性黄疸临床特点,根据临床情况将其分为内科药物治疗组92例(护肝、退黄及解痉)、内镜治疗组26例(ERCP及其相关技术)、外科治疗组25例(开腹手术)。
结果:143例患者有121例同时存在其他肝胆胰疾病,其中以胆石症、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常见,分别为43例(30.70%)、33例(23.08%)、25例(17.48%)。本研究中,有3例误诊,误诊率为2.10%。经过治疗,内科治疗组、内镜治疗组、外科治疗组4周内有效率分别为73.91%(68/92)、92.31%(24/26)、84.00%(21/25),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三个治疗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7天、23天、28天,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用SNK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内科治疗组、内镜治疗组、外科治疗组分别为5.3%、19.23%、16.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两比较按照Bonferroni调整检验水准后α′=0.0167进行推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
结论:内科治疗无合并肿瘤、结石、胆管狭窄的华支睾吸虫病伴胆汁淤积性黄疸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内镜解除梗阻性黄疸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故除非合并巨大结石、胆管癌无法确定能否行根治术及高度怀疑为肿瘤不能确诊需行外科治疗外,ERCP应该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
|
|
|
1 |
邹惠宁,彭业恒,蔡文安,陆世祺;广东省三水市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年04期 |
2 |
刘静;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年05期 |
3 |
辛华,孙迪,李华;华支睾吸虫病20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01期 |
4 |
姚福宝;儿童华支睾吸虫病误诊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
5 |
吴维铎;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226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7年05期 |
6 |
奚素琴,程佩祥,杨素华;25例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6年08期 |
7 |
刘荣珍;LAT在华支睾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6年03期 |
8 |
程占元,张显彬;人群感染华支睾吸虫病与乙型肝炎关系的探讨[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7年02期 |
9 |
陈尔东,马增伟,石寒冰,陈丽文;华支睾吸虫病1例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年02期 |
10 |
文革;华支睾吸虫病及其胆道成虫的超声诊断[J];湖南医学;2000年06期 |
11 |
李运泽,张启芳,易珊林;华支睾吸虫病38例声像图表现与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1年10期 |
12 |
李树林,何刚,韦美璧,谭裕光,朱群友,商少明,张理亭,黄铿凌,朱芳争;广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04期 |
13 |
阮廷清;广西华支睾吸虫病的地域分布[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5期 |
14 |
方悦怡;;华支睾吸虫病防治[J];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02期 |
15 |
崔东明;杜亚洲;;华支睾吸虫病并发胆道出血1例[J];沈阳部队医药;2008年01期 |
16 |
李秉正
,刘铁聪
,李得垣
,于秀华
,王继春
,张丹姝;吉林省永吉、海龙、(礻华)甸三县华支睾吸虫病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年04期 |
17 |
华湘津,陈名刚;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年01期 |
18 |
马爱新,王恩荣,马艾义;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5年01期 |
19 |
王中全,崔晶,武峰,晋雪香,高广汉;华支睾吸虫病14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
20 |
刘民力,张爱华;华支睾吸虫病伴发流行性出血热1例[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