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集束护理干预策略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影响的研究

常鑫  
【摘要】:目的:研究制定并实施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集束护理干预策略,探讨集束护理干预策略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毒副反应、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对鼻咽癌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根据集束干预理念,检索Cochrane. JBI、OVID. Pubmed等数据库的系统评价及JBI发行的循证护理最佳实践信息报告、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发行的最佳护理实践指南、美国国家指南交换中心NGC发行临床实践指南等获得相关证据,经专家论证,制定集束护理干预策略。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住院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情程度(临床分期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接受放化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给予集束护理干预。入院时调查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营养状况,实验室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治疗不同时段(治疗14天、28天、42天)调查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营养状况及实验室生化指标,并且观察记录患者的放化疗急性毒副反应;出院前再次调查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营养状况,实验室生化指标,毒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出院后三个月及六个月时随访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情况。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不同时段SAS、SDS评分比较:①入院时鼻咽癌患者SAS、 SDS评分均值为(46.78±2.76,49.12±3.10),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③随着治疗的推进,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逐渐升高,到治疗42天(治疗后期)SAS、SDS评分最高,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数上升程度小于对照组的上升程度(P0.01)。④治疗14天、28天、42天及出院时,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两组患者不同时段毒副反应观察:①随着治疗的推进,毒副反应呈逐渐加重的趋势(P0.01)。②各时段实验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口干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微型营养评价得分及营养程度分级比较:①入院时两组患者MNA评分、MNA营养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随着治疗的推进,两组患者MNA评分下降,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MNA评分上升。③治疗14天、28天、42天,出院时,出院后三个月及六个月时两组患者MNA评分、MNA营养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生化指标比较:①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随着治疗的推进,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浓度呈下降趋势。③治疗14天、28天、42天及出院时实验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 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①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生活质量下降,实验组各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领域中的疲劳、食欲丧失、吞咽、感觉、社交进食、社交接触、张口困难、口干、唾液粘稠、感觉生病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出院三个月后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开始逐渐恢复,实验组各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1.鼻咽癌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并随着治疗的推进加重;实施集束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 2.鼻咽癌患者在同期放化疗期间,随着治疗的推进,毒副反应发生率增高、程度加重;实施集束护理干预策略能够减轻患者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口干等毒副反应。 3.鼻咽癌患者在同期放化疗期间,随着治疗的推进,营养不良发生率增高;实施集束护理干预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4.同期放化疗会影响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实施集束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覃日清;护理干预减少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J];广西医学;2003年11期
2 霍丽莉,刘琰,柳邵真;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3年01期
3 刘鲁霞,汪平,邹红;LASIK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J];护理研究;2003年08期
4 李晓兰;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年03期
5 张文香;对整形美容外科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护理干预的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07期
6 王兰英;外伤截瘫患者家庭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4年10期
7 高明凤;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4年07期
8 晏芳婷,尹良钧,尚玉才,郝银丽,王占龙;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血脂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5年04期
9 张祥敏;老年住院COPD病人抑郁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肺科杂志;2005年04期
10 赖莉,李晓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护理干预[J];南方护理学报;2005年07期
11 于凌芳;护理干预对大肠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影响[J];吉林医学;2005年09期
12 苑记清;王伟;王康凤;;护理干预对157例住院病人抑郁障碍影响的观察[J];天津护理;2005年06期
13 张莉;;护理干预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J];天津护理;2006年01期
14 顾琼;谢筱琼;李祖成;;剖宫产术后患者寒战的护理干预[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15 孙秀云;;老年精神病人骨折的护理干预[J];中国厂矿医学;2006年02期
16 张丽娟;解颖;;肥胖的研究现状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23期
17 潘朝霞;;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年10期
18 任桂花;陆秀珍;任巧花;李美琴;李润润;;大肠癌术后5-氟尿嘧啶持续输注联合草酸铂辅助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年02期
19 殷侠;董晓景;;糖尿病患儿及家属护理干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1期
20 武玉玲;陈玮;陈秋兰;李英;;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晓青;;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误区调查及护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兰兰;陈德行;王玉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病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护理干预[A];河南省心血管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唐欢;;环境对ICU患者的负性影响及护理干预[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彭燕丽;;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影响[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杜国琴;;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期间走失防范及护理干预[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孟秀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传染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石静竹;;护理干预对穿刺活检术的影响[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传染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滕寿英;穆殿萍;唐莉;;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史忠岚;隋晓娜;唐静;;防止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干预体会[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江莎;戴琼;汪凤琼;;糖尿病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祁俊菊;提高慢性腰背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臧小英;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现况分析及连续护理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钱春荣;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曹李娜;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李艳丽;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1年
4 岳亚梅;系统护理干预对低收入人群中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兴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吴月红;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围生期个性化阶段性护理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邓国金;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2年
8 杨霞;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吴秋钦;莆田地区胃癌术后患者围化疗期的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孙自红;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症状及自我效能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晁玲 徐州市儿童医院三病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抢救小儿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N];江苏科技报;2008年
2 方芳;中风后白天不要过度睡[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孟庆普;自杀病人最需人文关怀[N];健康报;2004年
4 徐波;社区让护士大有作为[N];健康报;2001年
5 ;社区护理:都市奇葩[N];健康报;2004年
6 陈锦屏 李瑞 李新民;护士长应演绎健教6角色[N];健康报;2005年
7 余九龙;资源重组特色浓[N];解放军报;2004年
8 记者 匡远深;卒中单元模式护理可减轻患者抑郁情绪[N];健康报;2010年
9 记者 祝福 通讯员 杨声瑞 乔立明;包头市第三医院科研成果国内领先[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