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距突体表定位及在跟骨对侧壁投影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和意义]如今,以手术的方式治疗跟骨骨折已经广泛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由于跟骨本身的形态独特,载距突的位置较深,在手术中医生向载距突打入螺钉往往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而螺钉的位置常常不令人满意,有时会损伤跟骨内侧结构甚至进入距下关节腔内。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影像学对载距突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并利用载距突在跟骨外侧壁的投影找到一安全置钉区域,在载距突与跟骨外侧壁之间建立一个“安全通道”,提高载距突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材料与方法]选取30只成人足踝部CT平扫+3D重建图像作为标本,资料全部由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提供,扫面设备为美国GE64排螺旋CT(Light-speed VCT),数据处理工作站软件为Advantage Workstation volumeshare4.0。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测出载距突到胫骨前缘的距离及载距突的长度、宽度、前倾角、上翻角和在对侧跟骨壁投影的坐标。[结果]测量结果为:载距突到胫骨前缘的距离为(34.45±2.64)/(28.40-41.50)mm,载距突长为(20.13±1.76mm)/(17.70~24.80)mm,宽为(10.23±1.14)/(7.8~13.10)mm,前倾角(30.54±4.71)。/(21.60~38.80)°,上翻角为(25.33~6.40)°/(18.20~37.50)°,在对侧跟骨壁投影的坐标:XA':19.14±1.47(16.70-21.30)mm,YA':20.12±1.40(17.90~22.30)mm;XB':1.21±1.56(-1~30~3.60) mm,YB':8.31±1.08(6.7~10.10)mm;XC':-3.29±2.86 (-7.70~1.20)mm,YC':11.81±1.70(9.10~15.50)mm;XD':11.71 ±1.36(9.50~13.80)mm,YD':24.82±2.34(21.60~28.50)mm;载距突螺钉的参考长度:46.58±4.51(40.30~54.50)mm。[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得到了载距突在体表的定位、载距突在对侧跟骨壁的投影区域以及内固定螺钉的参考长度,提高了载距突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对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