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特点与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的研究

张春琦  
【摘要】: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特点,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抑郁、医学应对方式及领悟社会支持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探讨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调查2015年08月至2015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住院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58例。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0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两个病区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类随机设计方案分组,放疗科二病区的患者为干预组(53例),放疗科一病区的患者为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放疗科鼻咽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放松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测评创伤后成长水平。结果:1.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状况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总均分为(58.40±9.51)分,处于中等水平。创伤后成长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与他人关系(3.24±0.52)分、新的可能性(2.90±0.68)分、人生感悟(2.90±0.45)分、个人力量(2.85±0.54)分、自我转变(2.78±0.55)分。2.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1)鼻咽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在不同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程、病理分期、放疗次数及化疗方案上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抑郁程度及应对方式的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创伤后成长及各维度得分与一般自我效能、面对应对、回避应对、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内支持及家庭外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抑郁情绪、屈服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4)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一般自我效能、抑郁、面对、屈服、家庭外支持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的主要预测因素,共可解释创伤后成长80.8%的变异量。3.心理干预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1)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干预前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干预组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干预后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比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鼻咽癌患者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能获得正性心理体验,产生创伤后成长,且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2.一般自我效能、抑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3.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有一定的扩大和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腾波,黄惠明;鼻咽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研究[J];中国肿瘤;2000年09期
2 周富玲,邓卓霞,张金桃;晚期鼻咽癌病人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广西医学;2002年10期
3 左雅芳,纪辉,李怀林,金铭;124例青少年鼻咽癌病因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4 ;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年02期
5 郭竹英,海宝琴;鼻咽癌病人放疗中的护理要点[J];吉林医学;2004年03期
6 蓝小林,张群贵,张相民,王勇斌,罗克勤;239例鼻咽癌误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浩,李硕颀,张磊,张静,戴伟;湖南省鼻咽癌非病毒影响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8 王灿,黄培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中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5年04期
9 秦日昇,屈元姣;鼻咽癌不同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分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延生;贡振扬;朱春生;;早期鼻咽癌误诊4例报告[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11 金凤颖;张跃;刘素侠;;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健康教育[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7期
12 胡文芳;周琼;;健康教育在鼻咽癌病人放疗过程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年14期
13 周剑;胡预兵;孙振柱;;新疆鼻咽癌226例临床病理分析[J];农垦医学;2009年04期
14 韦保和;罗丽江;莫志恒;蔡惠君;潘宇政;;鼻咽癌与出生顺序分析[J];中国肿瘤;2010年01期
15 成静;程英串;;晚期鼻咽癌病人放化疗期间护理[J];护理研究;2010年14期
16 赵莎平;;12例鼻咽癌首诊误诊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中外医疗;2012年04期
17 梁群英;;浅谈鼻咽癌病人心理需求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年03期
18 李珊;梁世雄;贺海平;;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2002年-2011年鼻咽癌病例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08期
19 ;鼻咽癌防治研究概况[J];肿瘤防治研究;1977年03期
20 ;广东省鼻咽癌的发病情况及其地理分布的初步探讨[J];医学研究通讯;197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建基;;鼻咽癌诊疗技术和策略的演变[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补充)[C];2011年
2 梁祖兰;范育英;吴燕萍;刘宝琼;李化平;刘秀健;;鼻咽癌病人出院后咨询电话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坚;;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状况及改善措施[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季明芳;郑受昂;郭媛卿;梁锦胜;程伟民;欧星泰;余元龙;王得坤;;中山市鼻咽癌高发现场14年前瞻性研究[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5 ;鼻咽癌[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林爱珠;唐明灯;金星;林端瑜;倪雷春;;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潘建基;;鼻咽癌规范化治疗—鼻咽癌诊疗指南解读[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兴龙;申洪;宗永生;;鼻咽癌及癌旁组织超微结构的形态定量研究[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林贵山;李永青;程惠华;;首周开始放疗时间对鼻咽癌疗效的影响[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夏云飞;刘秀芳;贺玉香;蒋昌斌;仲萍萍;严珊珊;刘莉;曾木圣;刘强;苏勇;刘蕙;曹素梅;易炜;刘巧丹;陈小章;;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及其预后指标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佑琦;T3期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探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陈斯泽;NLK表达在鼻咽癌中的诊断意义及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宋新貌;抗EGFR单克隆抗体与放化疗联合应用治疗中晩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刘雄;血浆miRNA表达异常在鼻咽癌中临床意义的初步探索[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赵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营养状况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6 张文玲;鼻咽癌发病不同阶段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及差异表达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9年
7 柳青;鼻咽癌疾病史模型,筛查过程模拟及筛查方案优化研究[D];中山医科大学;1996年
8 李光明;肺癌和鼻咽癌的时辰治疗[D];四川大学;2006年
9 郭懿;基于基因芯片的鼻咽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书静;鼻咽癌颅内转移的证型特点及其分子基础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敏;不同HPV感染状态预测鼻咽癌疗效的核磁共振DWI评价分析[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张一戈;自适应技术应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探究[D];南华大学;2015年
3 王志伟;解剖结构改变对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4 陆元元;VEGF-C和nm23-H1蛋白在局部晚期NP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皖南医学院;2015年
5 李华平;鼻咽癌放疗中放射性干眼症的临床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熊姗姗;Wnt信号通路在维持鼻咽癌SP细胞“干”性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7 叶婷;HT、sIMRT、VMAT在鼻咽癌治疗中剂量分布的比较[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8 满宪凤;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修改靶区的必要性[D];济南大学;2016年
9 卢天柱;TGF-β信号通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10 张春琦;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特点与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房琳琳;曾益新:八年抗战“鼻咽癌”[N];科技日报;2006年
2 郑灵巧;广西鼻咽癌防治研究现场建立30年[N];健康报;2007年
3 姚琳;广西鼻咽癌防治研究得到国际认可[N];广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伟盛通讯员 欧阳作宪;鼻咽癌 广西人不必谈之色变[N];南宁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颖;鼻咽癌为何会在广东高发?[N];科技日报;2009年
6 李兰陵 肖蔻;早诊早治远离鼻咽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讲白话广东人最易患鼻咽癌[N];广州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黄劼;预防鼻咽癌从早做起[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振辉;慎防最具地方特色的“广东癌”——鼻咽癌[N];广东科技报;2006年
10 周平 柳辉艳;治鼻咽癌首选放疗[N];健康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