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随访研究
【摘要】:【目的】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中期随访,进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评估以研究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假体生存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中假体类型及关节界面的选择。【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87例患者(215髋)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研究,截至末次随访,共有138例(157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7.5±1.7年,临床随访包括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术前、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以及记录与手术相关的任何并发症。影像学随访判断假体周围骨质情况以及人工假体位置情况,根据骨盆正位片以及患髋侧位片,采用Gruen股骨分区法和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本研究随访率为73.80%,其中男性患者74例(90髋),女性患者64例(67髋),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15±15.06)分(5~72)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1.27±9.14)分(34~100),其中优(94),良(48),可(11),差(4),优良率为90.45%。生物型组的翻修率为3.5%,骨水泥组的翻修率为12.5%,陶对陶组的翻修率为2.0%,陶对聚乙烯组的翻修率为5.7%。术后并发症中骨溶解24髋,跛行15例,异位骨化8髋,假体无菌性松动7髋,大腿疼痛4髋,无深静脉血栓、假体感染、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结论】1.THA术后中期随访髋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THA对于治疗髋部疾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2.THA术后中期随访假体生存情况效果满意,不同假体类型之间及不同关节界面之间的生存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远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