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树鼩感染EB病毒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树鼩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接种EB病毒,研究其感染特点,探索树鼩作为EB病毒相关性人类疾病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选取2月龄、4月龄、12月龄树鼩各8只,通过口鼻联合接种500ul含2.1×10~8copies EBV的病毒悬液;空白组选取12月龄树鼩4只,口鼻接种500ul RPMI1640培养液。接种后定期测量体温、体重并股静脉采血,RT-PCR检测EBV相关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EBV相关抗体变化,对死亡树鼩进行解剖,HE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织中LMP1及EBNA1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年龄段树鼩感染EBV病毒后均出现体温升高,以4月龄树鼩最为明显,同时在4月龄树鼩中可见体重短暂一过性降低;12月龄及4月龄树鼩在接种后还出现白细胞数量升高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同时在实验中观察到有3只动物出现类似人类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1只出现类似EBV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结论:不同年龄段树鼩感染EBV特点不一,并可诱发EBV相关疾病,树鼩具有作为EBV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
|
|
|
|
1 |
谷臻;杜秋伶;江海明;李润峰;夏雪山;杨子峰;;树鼩原代细胞的分离及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模型的构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71期 |
2 |
罗其胜;王庆玲;李松珍;杨兴仁;孟昆华;;180例树鼩尸检的病理学分析[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7年02期 |
3 |
毛佳贤;高诚;;树鼩的沙门氏菌病例报告[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7年02期 |
4 |
刘芳华;饶娴宜;;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实验感染树鼩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
5 |
吴介云;;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的骨骼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6 |
吴介云;树鼩的肤纹和牙齿[J];动物学杂志;1988年02期 |
7 |
周化愚,朱保友,杨兴仁,黄守金;云南树鼩生活习性的初步调查[J];动物学杂志;1988年03期 |
8 |
刘芳华,饶娴宜;树鼩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8年03期 |
9 |
李厚文;杨永瑾;;树鼩脊髓——延髓交界部腹外侧核团含胰岛素神经元的观察[J];广西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10 |
李厚文;廖红红;罗国容;;广西树鼩及云南树鼩脑重与体重比的观察[J];广西医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
11 |
王映纯;金炜翔;唐永明;廖国阳;徐景云;;健康树鼩肠道致病菌的调查[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8年02期 |
12 |
练幼辉;梁梧生;周德久;李华;钟光六;;树鼩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的测定[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8年02期 |
13 |
吴介云;;树鼩Tupai abelangeri chinensis的外部形态观察及量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
14 |
吴介云;;树鼩的消化系统形态解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
15 |
张万佛;;灵长目的祖宗——树鼩[J];化石;1988年01期 |
16 |
刘瑞清,施立明,陈玉泽;树鼩(Tupaia belangeri Wagner)三个亚种的染色体比较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9年03期 |
17 |
邹如金
,田保平
,季维智
,李瑞元;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花斑病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9年S1期 |
18 |
田保平,彭燕章,侯意谛;中国树鼩的寄生虫调查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9年S1期 |
19 |
王红
,叶智彰
,彭燕章
,潘汝亮;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消化系统解剖和组织学观察[J];动物学研究;1989年S1期 |
20 |
吴强;刘桂琛;刘玲玲;韩维田;吴硕东;;树鼩血浆生殖激素初步研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