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TLA-4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28例无过敏史健康受试者的血清sCTLA-4、血清Th_2-类细胞因子IL-4、IL-5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吸入乙酰甲胆碱检测患者的气道反应性,采用血细胞计数仪对经Diff-Quik染色的血涂片进行血细胞总数计数和细胞分类计数,并检测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GO_2),分析哮喘患者与健康受试者sCTLA-4水平的差异及血sCTLA-4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血清sCTLA-4浓度(19.7±2.5ig/L)较健康受试者血清sCTLA-4浓度(1.8±0.8μg/L)显著升高(P<0.01),且sCTLA-4浓度随哮喘病情加重而升高;血清sCTLA-4浓度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下降20%所需的乙酰甲胆碱浓度(PD_(20)-FEV_1)呈显著负相关(r=-0.489,P<0.01)、与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呈显著负相关(r=-0.514,P<0.0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呈显著负相关(r=-0.495,P<0.01),血sCTLA-4浓度与PaCO_2呈显著正相关(r=0.481,P<0.01)、与血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316,P<0.05)、与淋巴细胞总数呈显著正相关(r=0.576,P<0.01),且血清sCTLA-4浓度与血清IL-4、IL-5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86和0.684,P值均<0.01)。结论 sCTLA-4可影响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中高浓度的sCTLA-4可能是为了实现阻断协同刺激分子B7与其配体CD28的连接而出现的保护性升高;sCTLA-4可反映气道Th_2类炎症的严重程度。
|
|
|
|
1 |
陈君,王森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
2 |
吴剑卿,殷凯生;支气管哮喘心理学特点研究进展[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
3 |
陈晓萍,应祝安;282例支气管哮喘某些发病因素的调查[J];临床荟萃;1999年03期 |
4 |
孙忠兰;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5 |
李华强,沈际皋;支气管哮喘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5年02期 |
6 |
郭振东;食疗解脱支气管哮喘[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年05期 |
7 |
杜卫星;产后支气管哮喘23例分析[J];铁道医学;1995年04期 |
8 |
巴恩荣;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信息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年08期 |
9 |
周丹,冯波;支气管哮喘[J];临床肺科杂志;1998年01期 |
10 |
张建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1999年04期 |
11 |
张克梅,周秀玲;支气管哮喘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1999年05期 |
12 |
芦芳萍,陈雄伟,杨惠,王静,李峰,卜文萍,陈寿玉,戴延生,陈天赐;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03期 |
13 |
刘德云;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6年01期 |
14 |
张新萍,蒋芝荣,郭海平;药源性支气管哮喘[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年01期 |
15 |
郭晓玲,袁本通;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J];广州医药;2001年01期 |
16 |
孙增涛;支气管哮喘的新概念及中医药研究展望[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7 |
尚云晓;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二)[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年01期 |
18 |
钟南山;支气管哮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
19 |
李三龙;支气管哮喘定义的变迁[J];中国临床医生;1998年04期 |
20 |
董懿珍,王惠丽;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用药安全[J];中原医刊;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