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对大鼠血、肝、脑和病人血锰及其它5种金属元素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肝硬化的动物模型,探讨肝硬化对大鼠血、肝和不同脑区(大脑皮质、小脑和大脑皮质下组织)Mn、Zn、Cu、Fe、Ca 和 Mg 水平的影响,了解 Mn 和其它 5 种金属元素在血、肝和脑的含量变化规律,揭示肝硬化-锰-脑病之间的关系,以期丰富慢性肝性脑病(CHE)发病机理学说,为临床防治 CHE 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 120 只大鼠随机分为染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 3个亚组,分别是 9 周组、12 周组和 15 周组。每期染毒组大鼠 30 只,每期正常对照组大鼠 10 只,采用复合因素(CCl4加乙醇)对 3 个染毒组大鼠制备肝硬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代之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 63 天、第84 天和第 105 天处理染毒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同时留取各染毒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血、肝和脑组织,经稀释、湿消化等方法处理样品后,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各样品中 Mn、Zn、Cu、Fe、Ca 和Mg 的含量,并做肝脏 HE 染色切片。
结果 (1)HE 染色 3 个染毒组大鼠肝脏显示程度逐渐加重的肝硬化病理学改变。(2)肝硬化对大鼠血、肝和脑 Mn 水平的影响:染毒大鼠血液中Mn 含量在 9 周组和 12 周组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 15 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别(P0.05);肝脏组织中,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其 Mn 含量呈梯度性下降;大脑皮质中,染毒大鼠 Mn 含量在 12 周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脑皮质下组织中,染毒大鼠 Mn 含量在9 周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余组织中 Mn 含量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脑区中各组织的 Mn 含量排列顺序由大脑皮质小脑大脑皮质下组织逐渐变为大脑皮质下组织大脑皮质小脑,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大脑皮质下组织的 Mn 含量趋向居于 3 个脑区的首位。(3)肝硬化对大鼠血、肝和脑 Zn、Cu、Fe、Ca 和 Mg 水平的影响:染毒大鼠血、肝和脑中,这 5 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各组织中的分布
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这些变化趋向不明显。(4)血和肝、脑或它们之间的金属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同一部位中,Mn与其它 5 种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结论 肝硬化时,大鼠血、肝和脑中这 6 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受到了影响。肝硬化病程中大鼠血 Mn 含量是升高的,大脑皮质下组织可能是脑区 Mn 含量较高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