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超声成像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超声成像的可行性及应用超声诊断鼻咽癌的价值。
方法对71例临床怀疑为鼻咽癌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鼻内窥镜及MRI检查。超声发现鼻咽癌肿块时,记录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及与同侧咽旁间隙的关系等信息,未发现肿块时注意通过两侧对比观察黏膜有无增厚。用高频探头扫查双侧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描述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获取病理结果证实为鼻咽癌后,将超声成像结果对比MRI、鼻内窥镜结果,分别计算三组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发现鼻咽部肿块或鼻咽部黏膜增厚),三者对鼻咽癌的诊断能力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超声发现肿块46例,其肿块的检出率为64.8 %,发现病灶黏膜明显增厚浸润17例,发现咽旁间隙改变25例,发现淋巴结肿大57例;MRI发现肿块33例,其肿块的检出率为46.5 %,发现病灶黏膜增厚35例,发现咽旁间隙改变44例,发现淋巴结肿大56例;鼻内窥镜发现肿块56例,其肿块的检出率为78.9%,发现黏膜增厚13例。超声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为88.7%,MRI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为95.8%,鼻内窥镜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为97.2%,超声与MRI对鼻咽癌的诊断能力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 test,P=0.18)。三者对鼻咽癌的诊断能力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P=0.08)。
结论较好的图像质量、三组检查间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超声在鼻咽癌诊断方面的应用是可行的。超声可对鼻咽癌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并能较好地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及病灶与咽旁间隙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简便、科学的影像学依据。
|
|
|
|
1 |
吕志倩;张宁;潘衍基;谭以昶;李绍恩;;CT及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及颅内侵犯判断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9期 |
2 |
陈文志;;超声诊断鼻咽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06期 |
3 |
宁博,王成伟,杨朝群,赵静,刘刚,孙磊;RI在鼻咽癌腔内后装放疗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03年01期 |
4 |
刘国瑞;黄其鎏;陈龙华;张雪林;;鼻咽癌诊断:CT与MRI比较[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3年02期 |
5 |
马丽华,李洁,周毅;鼻咽癌颅底侵犯CT与MRI检查价值的比较[J];肿瘤防治研究;1998年05期 |
6 |
韦彩芬;林灿洁;黄江涛;;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放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J];广西医学;2010年10期 |
7 |
吕晓波;牛汝朴;;鼻咽癌放疗术后MRI征象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16期 |
8 |
梁少波;刘立志;毛燕萍;唐玲珑;林爱华;刘孟忠;马骏;;鼻咽癌三叉神经侵犯的MRI评价及预后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08年07期 |
9 |
陈晓丽;王振常;鲜军舫;;鼻咽部鳞状上皮癌CT和M R I诊断[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0 |
戴晓蓉;陈杰;;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年03期 |
11 |
李伟宁;陈韵彬;吴君心;郑祥;廖江;陈加优;魏伟;鲍道亮;张玉琴;;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MRI特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5期 |
12 |
姚原;吴国华;夏士安;周仁华;韩增伟;孙红;;CT/MRI影像融合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及三维适形治疗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06年06期 |
13 |
张培森
,詹利平;鼻咽癌低场MRI检查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03年02期 |
14 |
乔文波,赵彦辉,王春波,尤庆山,王瑞芝;MRI与CT比较在鼻咽癌适形放疗模拟定位中的应用价值[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5 |
武若;徐冬;;超声与CT、MRI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06期 |
16 |
F.M.Buck;J.Hodler;M.Zanetti;C.Dora;C.W.A.Pfirrmann;白荣杰;;超声诊断cam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定性诊断标准和α角测量[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2期 |
17 |
梁碧玲;;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MRI、CT、PET-CT[J];肿瘤学杂志;2009年07期 |
18 |
韩晶;沈文荣;叶峰;何侠;;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CT与MRI检测对比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1年01期 |
19 |
郭震;韩晶;沈文荣;何侠;;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CT与MRI对比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年13期 |
20 |
郑桂玲!100853北京,于德江!100853北京,储德明!100853北京,于小玲!100853北京,梁萍!100853北京;超声诊断鼻咽癌肝转移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