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研究影像学对原发性脊柱骨肿瘤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原发性脊柱肿瘤的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行X线平片检查42例,CT检查36例,MRI检查37例。观察患者年龄、肿瘤的发生部位、影像学表现,包括病变数目、骨质破坏、椎体变形、软组织肿胀等。
结果:发生在颈椎12例,胸椎28例,腰椎12例,骶尾椎17例,其中嗜酸性肉芽肿14例,骨髓瘤10例,脊索瘤6例、骨软骨瘤5例、骨母细胞瘤5例、骨巨细胞瘤5例、血管瘤4例、软骨肉瘤3例、淋巴瘤3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尤文氏肉瘤1例。仅累及单个椎体26例,其中嗜酸性肉芽肿13例,骨母细胞瘤1例,骨软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血管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髓瘤3例,淋巴瘤2例。累及多个椎体34例,其中嗜酸性肉芽肿1例,骨母细胞瘤4例,骨软骨瘤4例,骨巨细胞瘤3例,血管瘤2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骨髓瘤7例,脊索瘤6例,软骨肉瘤3例,淋巴瘤1例,尤文氏肉瘤1例。影像学表现:嗜酸性肉芽肿X线表现椎体薄脆饼样或、硬币样变扁,MRI示T1WI均匀低信号、T2WI均匀高信号,周围弥漫骨髓和软组织水肿。血管瘤T1WI、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骨软骨瘤病灶在CT上为膨胀性菜花状骨性肿块,边界清晰不规则,可见软骨帽,内部钙化灶形成。动脉瘤样骨囊肿常能在囊性病灶内见到特征性液液平面。脊柱巨细胞瘤多呈偏心性膨胀性生长,骨髓瘤呈溶骨性或穿凿样骨质破坏,MRI上形成“盐和胡椒”征。脊索瘤,多发生在骶尾部,呈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例伴有远大于骶椎内病变范围的软组织包块。软骨肉瘤,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分叶状的软组织肿块和不规则钙化。
结论:脊柱原发性骨肿瘤多数具有较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年龄特点等临床资料可作出明确的影像学诊断。观察肿瘤数目、骨质破坏情况、软组织肿块及增强特点,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
|
|
|
1 |
齐林,李铁成,赵砚峰;~(153)钐-EDTMP治疗肿瘤骨转移[J];河北医药;1997年05期 |
2 |
鲁正兰,翟彦廷,薛宝印;29例成骨肉瘤肿瘤骨X线分析[J];华夏医学;1996年02期 |
3 |
张文军,蔡海峰;骨转移肿瘤骨痛应用~(89)SrCl_2疗效评价[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年01期 |
4 |
付建国;;颌骨肿瘤的CT诊断(附28例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06期 |
5 |
王连义;张仲滨;;自体肿瘤骨煮沸再植术六例报告[J];吉林医学;1988年03期 |
6 |
周中华,徐晓刚,王悦;核素显像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骨转移[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
7 |
迟学笙,刘新民,金照秀,杜明义,刘剑锋;骨肿瘤切除应用人工假体修复及关节功能重建[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7年06期 |
8 |
张红雨,杜艺;含博宁方案综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21期 |
9 |
林松庆,钟国荣,卢森桂,符臣学,林公瑞;股骨肿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治疗转归(附8例临床病案报告)[J];伤残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
10 |
程佩玉;颌骨中枢性血管瘤肿瘤骨冷冻再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3年03期 |
11 |
施航;阳和汤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痛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
12 |
施长信;陈湘灿;吴克能;;自体肿瘤骨冷冻再植(附6例报告)[J];口腔医学;1985年03期 |
13 |
刘绍武,张茜,赵军,陈元,董立平;肿瘤骨段切除人工关节假体置换(附10例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1998年05期 |
14 |
张方德;骨巨细胞瘤瘤段截除自体骨移植二例报告[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0年02期 |
15 |
李杰,刘海霞;~(153)Sm-EDTMP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灶的临床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1998年06期 |
16 |
李振芳,武止戈,张运奎;自体肿瘤骨煮沸后再植修复下颌骨缺损1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1年12期 |
17 |
刘福英;;肿瘤骨转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年07期 |
18 |
刘泽炎;;从肿瘤骨和反应骨论骨肿瘤活检取材的合理性[J];川北医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19 |
迟学笙,刘新民,徐勇;应用人工假体重建骨肿瘤切除后的关节功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年06期 |
20 |
李春林;艾国礼;;肿瘤骨截除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膝部骨巨细胞瘤(附45例报告)[J];吉林医学;198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