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对老年COPD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免疫干预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T淋巴细胞免疫特征及胸腺肽α1干预治疗观察。
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高干病房呼吸内科住院的中至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7例。以入院先后次序参照随机对照表,按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干预组19例,未干预组18例,同年龄非COPD组14例。所有受试者入院第一天清晨空腹采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4、IFN-γ浓度;肺功能测定:FEV1%pred、FEV1/FVC%。所有AECOPD入组患者在入院后即按COPD诊治指南给予抗感染治疗,干预组加用胸腺肽α1,用量为1.6mg/天,皮下注射,连用5天后改为隔天一次,共用10次,疗程为15天。未干预组不使用任何免疫制剂。治疗结束后再次复查以上指标。同时以治疗后达稳定期为观察起点,随访所有入组COPD患者,记录再次出现急性加重症状的时间间隔(月)。
结果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相比:老年COPD患者CD4+下降、CD8+升高、CD4+/CD8+倒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急性加重期IFN-γ、IFN-γ/IL-4下降,IL-4升高(P0.05);进入稳定期时INF-γ、IFN-γ/IL-4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IL-4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COPD组内比较:干预组治疗前CD4+、CD8+、CD4+/CD8+分别为(25.35±6.74、35.14±7.62、0.72±0.32),治疗后分别为(32.80±5.58、29.42±6.37、1.2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未干预组疗效显著;干预组治疗前INF-γ、IL-4、IFN-γ/IL-4分别为(18.54±5.63、156.30±50.14、0.119±0.063),治疗后为(26.40±4.62、118.06±29.18、0.224±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未干预组疗效显著。与同时期一般治疗组相比,干预治疗组FEV1%pred [(58.69±7.80)% vs (50.37±8.14)%,P0.05]、FEV1/FVC[(57.22±7.39)% vs (48.43±8.74)%,P0.05],取得显著改善。FEV1%pred的变化与IFN-γ/IL-4变化呈正相关(r=0.376,P0.05);FEV1/FVC的变化与CD4+/CD8+ (r=0.560,P0.05)、IFN-γ/IL-4(r=0.483,p0.05)变化呈正相关。胸腺肽α1干预组稳定期维持时间较长(P=0.008)。
结论老年COPD患者CD4+下降、CD8+升高、CD4+/CD8+倒置;老年COPD患者Th1/Th2存在动态变化,急性加重期表现为Th2免疫为主,稳定期则以Th1免疫为主;胸腺肽α1在AECOPD时有助于IFN-γ的分泌,促进Th1优势表达;CD4+/CD8+比值的回升、Th1优势表达与急性加重期肺功能FEV1/FVC的改善呈正相关;联用胸腺肽α1可延长稳定期时间。
|
|
|
|
1 |
郭忠,沈爱娣,陈嘉禄;老年人COPD急性加重期非侵入性呼吸机治疗的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1年03期 |
2 |
王志勇,俞烽,高晓华,施永美,郭沪婴;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2期 |
3 |
黎兰芳,胡路华,丁义斌,阮六平,邱景平;沐舒坦注射液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
4 |
宋道平;基层医院老年人COPD急性加重期60例抗菌治疗的体会[J];医学文选;1999年04期 |
5 |
王晓焰;;C-反应蛋白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6 |
周本芝;周兰兰;刘秀芹;;预见性护理在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3期 |
7 |
陈丽君;许旺;白银丽;;振动排痰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
8 |
柴燕;;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9 |
胡伟贞;陈小龙;朱金霞;;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与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01期 |
10 |
赵宏宾;郭东兴;;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意识障碍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4期 |
11 |
罗登攀;张洪球;樊最末;许恒跃;王巍;徐郁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7测定的临床意义[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8期 |
12 |
沈泽贤;;盐酸氨溴索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2期 |
13 |
杨进兴;赵国江;欧阳其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的病因构成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1期 |
14 |
吕志坚;张文静;;平喘颗粒对COPD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9期 |
15 |
黄晓;;COPD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05期 |
16 |
李彩英;;莫西沙星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5期 |
17 |
黄维建;;COPD急性加重期综合治疗探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7期 |
18 |
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王明航;李素云;;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文献的多元统计方法在证候研究的应用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9 |
伍立明;谭志伟;周训英;梁永祥;黎曙光;;无创双水平正压与有创压力支持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22期 |
20 |
余益民;沈观乐;;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呼出气冷凝液pH值的变化[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