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改善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94例,最终纳入86例为研究对象,干预组43例,对照组43例。干预组在常规教育的同时分别在术前1天(基线)、术后2-3天、术后4-7天、8-10天及出院时给予围手术期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康复训练、化疗指导、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两组患者分别在基线调查后的术后8天和出院时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抑郁和焦虑水平的评价。结果:(1)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总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8.438,P0.001),干预后,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的降低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517,P0.050),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9.936,P0.001),两组基线时(F=0.036,P0.05)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天时(F=11.041,P0.001)和出院时(F=18.887,P0.05)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显示不明确性维度得分(F=25.835,P0.001)和复杂性维度得分(F=9.264,P0.001)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不明确性维度得分(F=6.912,P0.050)和复杂性维度得分(F=4.357,P0.050)的降低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根据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的结果,两组不明确性维性维度得分(F=5.299,P0.050)和复杂性维度得分(F=7.489,P0.050)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时不明确性维度得分(F=0.018,P0.050)和复杂性维度得分(F=0.017,P0.050)两组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天和出院时干预组不明确性维度得分和复杂性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显示焦虑总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1.073,P0.001);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得分的降低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631,P0.050)。同时根据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的结果,两组焦虑总分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0.485,P0.050),两组基线时(F=0.005,P0.050)和术后8天时(F=2.439,P0.050)焦虑总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干预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3.154,P0.001)。(4)结果显示抑郁总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别有统学意义(F=24.947,P0.001);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得分的降低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614,P0.050)。同时根据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的结果,两组抑郁总分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6.603,P0.050),两组基线时(F=0.038,P0.050)和术后8天时(F=2.949,P0.050)抑郁总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干预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9.791,P0.050)。结论: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路径能更好降低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水平,为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助记工具,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种思维方法,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模式可作为系统性健康教育方法来促进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推广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