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加味四逆汤干预下缺血性中风(IS)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否较对照组有所提升,并对两组患者血浆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以期为今后加味四逆汤应用于IS恢复期提供依据,同时增加IS恢复期的治疗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IS恢复期阳虚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四逆汤,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并根据相关监测指标进行安全性分析,同时实验室随机选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例采用DIA相对定量法测定血浆调节蛋白出现的变化差异。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3)简式FMA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简式FMA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式FMA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有提高,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简式FMA运动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ADL评分(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临床不良反应:使用加味四逆汤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良好。(6)DIA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两组共筛选出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包含4个上调蛋白(LV545,POSTIN,C1RL,FHR4)和5个下调蛋白(PXDC2,CD44,FA7,MF2L2,HV316)。这些蛋白功能主要与神经保护、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等有关。通路分析提示,所有已鉴定出的蛋白和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磷酸戊糖通路(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甲烷代谢(methane metabolism)、轴突导向(axon guidance)、氨基酸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amino acids)等通路密切相关。表明加味四逆汤参与了一系列抗炎、抗氧化及神经保护过程。结论:加味四逆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显著提高IS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同时对中医证候、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了POSTIN、CD44、FA7等多个蛋白及参与了紧密连接、磷酸戊糖途径等多条通路从而起到抗炎、抗氧化及神经保护等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