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出血转化及预后的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动态CTA结合CTP对侧枝循环及血流状态的评估目的:侧支循环状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本研究将源于全脑CT灌注数据的动态CTA与CT灌注成像(CTP)参数结合,探讨其对侧枝循环及血流状态的应用价值,以及对血管内治疗AIS的预后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血管内治疗前行一站式CTA+CTP检查的AIS患者,根据动态CTA图像评估侧支血流的范围、速度及总体情况,并与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侧支评分(DSA-CS)结果对比,评价两者侧支评分的一致性。测量低灌注区平均相对脑血容量(rCBV)、低灌注指数比(HIR)以及核心梗死体积。分析动态CTA评分与rCBV、HIR的相关性。3个月后随访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m RS),定义m RS≤2分为预后良好组,分析动态CTA、CTP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动态CTA评分与DSA-CS评分系统一致性良好(Kappa=0.876,P0.001);2.rCBV、HIR与动态CTA评分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HIR与动态CTA评分、rCBV与HIR有良好的相关性(r=-0.530,P=0.002;r=-0.651,P0.001);3.根据3个月m RS随访结果,预后良好组17例(54.84%),预后不良组14例(45.16%),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动态CTA评分、核心梗死体积、rCBV、HI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基于CTP重建动态CTA对侧支循环的评价可以预测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2.HIR可以作为AIS患者血管内取栓前侧支循环的有效指标;3.核心梗死体积、rCBV、HIR可以影响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的预后。第二部分多模式CT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的价值目的:出血转化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自然转归之一,本研究将源于全脑CT灌注数据的动态CTA与CT灌注成像(CTP)参数结合,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治疗前行一站式CTA+CTP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测量患者脑血流量(CBF)、相对脑血流量(r CBF)、脑血容量(CBV)、相对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达峰时间(TTP)、相对达峰时间(r TTP)、残余函数达峰时间(Tmax)、相对残余函数达峰时间(r Tmax)、表面渗透性(PS)、相对表面渗透性(r PS),根据治疗后复查影像将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HT group)与无出血转化组(non-HT group),比较两组患者各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动态CTA评分,分析各参数与出血转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并探索新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1.50例患者中,出血转化组CBF、CBV、r CBF、rCBV均低于未出血转化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转化组MTT、PS、r PS均高于未出血转化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 PS与HT呈强正相关(r=0.610,P0.01);PS、MTT与HT呈中等正相关(r=0.587、0.522,P0.01);CBF、CBV(r=-0.617、-0.675,P0.01)与HT呈强负相关,r CBF、rCBV(r=-0.549、-0.528,P0.01)与HT呈中等负相关。CBV对出血转化的诊断效能最好,AUC为0.956,敏感度为0.917,特异度为0.868;2.侧支循环良好组出血转化发生率(5/41,12.20%)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7/9,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r PS*HIR可以更好评估HT,AUC为0.954,敏感度为1,特异度为0.921。结论:1.基于CTP重建动态CTA对侧支循环的评价可以预测AIS患者HT;2.在CTP参数中,CBV对出血转化的诊断效能最好;3.新模型r PS*HIR具有更高的HT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