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卡口图像车型识别的研究
【摘要】:随着交通问题的Lj益严峻,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技术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车型识别系统作为ITS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智能交通系统中图像车型识别的关键算法和技术,主要包括车辆检测及定位、车辆特征提取、车辆分类三个重要组成部分。(1)在车辆检测及定位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初步检测和精确定位相结合的车辆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图像的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特征,结合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器进行初步的车辆检测,然后采用数学形态学及其开闭重建的方法消除部分噪声干扰及无关的边缘,提取车辆边缘信息,并对边缘图进行投影,提出将投影图转换成一幅二值图像,再对二值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消除投影图的部分噪声和毛刺,最后查找车辆边界。(2)在车辆特征提取方面,本文分析和比较了车辆特征的提取方法,包括不变矩特征量、纹理特征量、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量、SURF (speed up robust features)特征量以及积分通道特征(Integral Channel Features,ICF),综合考虑了特征的性能,本文采用了车辆的SURF特征与积分通道特征结合特征量作为车型识别分类器的输入特征。(3)在车辆分类方面,本文介绍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和特点以及SVM二分类器用于多分类的方法,并通过支持向量机对车辆不同特征的车型进行识别实验,验证了选择SURF特征与积分通道特征结合特征量作为本车型识别的车辆特征的有效性。本文的车型识别系统以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 2010软件作为开发环境,采用C/C++编程,并借助了开源图像类库OpenCV进行相关算法的实现,使用工业相机进行图像的采集。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且鲁棒性较好,对车型自动识别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意义。
|
|
|
|
1 |
袁志勇,查桂峰,陈绵云,张仁宏;基于反对称小波的车型识别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6期 |
2 |
袁志勇,查桂峰,陈绵云;基于聚类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车型识别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12期 |
3 |
运国莲;陈启美;丁胜军;;基于非完备贝叶斯网络的车型识别方法[J];交通与计算机;2006年01期 |
4 |
贾永涛;张帆;;车型识别专家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年04期 |
5 |
张宁;施毅;何铁军;;基于虚拟线圈的车型识别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8年01期 |
6 |
颜卓旺;;基于历史数据的车型识别方案[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2年03期 |
7 |
袁爱龙;陈怀新;吴云峰;;基于尺度显著性算法的车型识别方法[J];微型机与应用;2012年15期 |
8 |
华莉琴;许维;王拓;马瑞芳;胥博;;采用改进的尺度不变特征转换及多视角模型对车型识别[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
9 |
刘玉铭,白明;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车型识别仪[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1期 |
10 |
张海峰,段颖妮;道桥收费站车型识别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01年09期 |
11 |
刘直芳,游志胜,徐欣,曹刚;车型识别系统中利用阴影特点快速定位车体[J];红外技术;2002年06期 |
12 |
娄莉;党瑞荣;;基于智能图像处理技术的车型识别[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06期 |
13 |
吴志攀;;一种车型识别的预处理实现方案[J];计算机时代;2008年02期 |
14 |
范伊红;李敏;张元;;相关向量机在车型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06期 |
15 |
王枚;王国宏;于元港;谢洪森;;新车型识别方法及其在套牌车辆鉴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7期 |
16 |
张海宁;唐晟超;;基于矩不变理论的车型识别技术研究[J];微处理机;2014年02期 |
17 |
张全元;戴光明;陈良;;基于实时视频流的车型识别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1期 |
18 |
张帆;戴光明;;基于视频流的车型识别系统研究[J];软件导刊;2009年06期 |
19 |
任建强;;基于视频序列的车型识别算法设计[J];计算机工程;2011年24期 |
20 |
万文利;胡加佩;刘学军;;基于误差椭圆的车型识别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