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农村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祝翠平  
【摘要】:我国农村初中生在客观生活质量方面长期处于不利地位,青春期是一个“风暴和压力”的时期,青春期发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很可能会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受到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作用,其中家庭是重要的外在因素之一,而家庭亲密度作为反映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亲密程度和积极家庭气氛的综合指标,它揭示了深层次的家庭情感和交往模式,应对方式作为心理适应过程中的中介因素,是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为探讨家庭亲密度、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不同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出解释,本研究选取886名广西农村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2.0和Mplus6.4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重中介模型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初中生的家庭亲密度处于中等水平,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家庭亲密度逐渐升高,应对方式也更倾向于积极;在面对问题时,女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男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此外,父母婚姻状况正常的农村初中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父母离异或丧亲的农村初中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2)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好,且体验正性情绪频率多于负性情绪频率,对家庭、友谊、环境、学校和自由的满意度较高,对学业满意度较差;女生主观幸福感比男生更高,母亲外出打工的农村初中生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更低。(3)家庭亲密度不仅可以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即应对方式在家庭亲密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多重中介作用,其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消极应对,且积极应对对多重中介效应有决定性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李明明;;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2 谢玲平;邹维兴;赵燕;;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状况及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姜少凯;梁进龙;;自尊、应对方式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1期
4 王承清;;初中生学业坚毅、学习投入、教师支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31期
5 彭剑;袁梦;;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教师;2018年07期
6 谢玲平;张翔;赵燕;;留守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杨海荣,石国兴,崔春华;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8 涂威宇;蔡艳菊;罗莉莉;傅丽萍;;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表达抑制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01期
9 莫林桂;曾玲娟;陈阳;黎玉兰;;父母教养方式对被欺凌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21年04期
10 董及美;周晨;侯亚楠;赵蕾;魏淑华;;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链式多重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年05期
11 陈红艳;高欢;;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8期
12 蒋吉丽;余香;卞小华;;初中生心理弹性、学校适应、学业情绪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教学;2022年06期
13 孙翠翠;;一“网”打尽的学习?——初中生网络成瘾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年28期
14 钟兴泉;陈旭;熊鑫;;留守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15 吴磊;肖艳艳;张小文;;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调查研究——以江西某地初中为例[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6 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2期
17 赵夫明;宋灵青;王学臣;;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6年03期
18 潘丽玲;于蓉;朱媛媛;;江苏省初中生地图素养测评研究[J];地理教学;2022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晨;李洪玉;;初中生自我效能感、语文学业情绪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2 翟静;刘金同;郭传琴;曹秉玉;吕晓敏;李宪伟;邱惠敏;王善信;;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3 杨元花;;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春平;邹维兴;谢玲平;潘运;;贵州苗族集中地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嵩晗;杨丽珠;;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6 易伟华;;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A];《同行》2015年9月(下)[C];2015年
7 朱克万;;初中生早恋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年
8 冉云琴;;论初中生自制力的培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C];2006年
9 伍安平;;关于初中生情绪异常心理现象的探讨[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中)[C];2006年
10 韩稳;张景焕;;初中生创造力发展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1 王学兰;李娟;;对我国初中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2 李灵;张振;张扬;吴冰;杨申;;消极共同养育初中生家庭初始箱庭特征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3 刘欢欢;齐冰;宋兆岩;;初中生认知灵活性与学习风格的关系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4 吴鹏;刘华山;;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及其转变:一个潜在类别模型的应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5 田婵;平杰;郑俊;;上海市初中生对体育课的期望价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16 陈明霞;;“他”还是“她”——初中生心理危机个案干预分析[A];2012年甘肃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学术年会论文集粹[C];2012年
17 蔡文治;陈丽芬;吴敏燕;金昕;;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8 蔡文治;陈丽芬;吴敏燕;金昕;;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9 田金来;张向葵;;初中生母子亲合与同伴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0 崔美玉;;韩剧对朝鲜族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聪;青少年初中生体能训练内容构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
2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何勇刚;初中生“统计素养”测评与发展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
5 万宇;上海市初中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飞;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D];吉林大学;2017年
8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姚新华;幸福心理结构模型建构及其跨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1 刘杨;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12 王世铎;我国初中生利他行为的特征及教育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13 刘小群;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14 刘金同;初中生自杀意念的个体易感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5 武士利;越南初中生学校恐惧心理问卷编制与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6 谢云天;初中生元认知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
17 石雷山;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8 刘伟;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年
19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0 高屾;农村初中生校园社会资本对其学业表现作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祝翠平;农村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梅卜;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小青;家庭亲密度对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中介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
4 何梦琪;心理虐待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D];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
5 袁夏;初中生家庭支持量表编制及初步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马书臻;初中生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静雯;父亲缺位留守初中生孤独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麻稳炎;留守初中生心理资本的特点及相关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9 吕学巧;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10 张洪霞;农村初中生自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聊城大学;2010年
11 郭会娟;农村初中生安全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2 王新香;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3 钟琪;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孤独感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14 杨娟;留守初中生疏离感的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5 常梦琰;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疏离感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4年
16 叶妍;流动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7 赵晨晨;初中生低学业表现者过分自信、学业情绪与行为投入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8 丁艳;留守初中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9 张佳琪;基于乐观视角的初中生学业情绪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22年
20 周晗;农村初中生宽恕、人际容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李琪瑶;33万余名初中生明年可享免费在线辅导[N];北京日报;2021年
2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教师 姜述娟;初中生阅读能力层级训练初探[N];语言文字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常河;武大校长“隔空喊话”初中生[N];光明日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刘冕;超99%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门口上好学[N];北京日报;2020年
5 记者 张鹏;初中生社会实践将成自主招生参考依据[N];文汇报;2019年
6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封葑;131条标准“规范”初中生言谈举止[N];沈阳日报;2019年
7 郑建钢;初中生选修非遗课具有推广意义[N];新疆日报(汉);2017年
8 澄江二中 尹菊丽;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N];云南经济日报;2017年
9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井沟初级中学 单晓凤;浅谈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初中生的人文主义精神[N];发展导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莫正阳;4年后,10个初中生9个升高中[N];钦州日报;2018年
11 山西省长治十三中 牛芳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N];发展导报;2018年
12 郭蓉 本报记者 李玉波;初中生假冒警察诈骗 80多名大学生上当[N];中国青年报;2009年
13 本报记者 李新玲;北京家长自发调查初中生生存状况[N];中国青年报;2009年
14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群仁;阅读关怀:提升农村初中生的阅读生活质量[N];江苏教育报;2018年
15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文芳;讲述农村初中生的“阅读故事”[N];江苏教育报;2018年
16 本报记者 李林霞 本报通讯员 关云鹏 马永奎;5000初中生上党课[N];山西日报;2018年
17 山东省高密市立新中学 孙晨春;对初中生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N];发展导报;2018年
18 山西省汾西县僧念中学 樊三将;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N];发展导报;2018年
19 山西省汾西县第二中学校 任燕英;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N];发展导报;2018年
20 南方日报记者 陈彧 泠汐;广州初中生“尝鲜”出省研学旅行[N];南方日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