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及其教学呈现
【摘要】:基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着来自多样文化因素的挑战以及边境民族地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正遭受文化困境的背景,本研究以教学为载体,所关心的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也就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怎么看待和理解教学中的多元文化要素?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在教学中,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如何理解多样文化?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对教学产生何种影响?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的形成受到何样因素的影响?实然情境反映出的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对多元文化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教师自我成长以及教师教学有什么启示?笔者运用民族志研究,以S镇边芽小学的教师群体作为观察对象,经过为期一个半月的田野调查,呈现微观系统中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这些状态折射出教师文化“前理解”、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等内容。研究一方面从文化认知层面,分析教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背景的认知情况;另一方面从文化实践层面,解剖教师怎么解读教材、使用何种教学策略、如何管理课堂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等活动。并从文化体验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的文化理解的因素,由此生发出对多元文化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教师自我成长以及教学发展的理论思考。通过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一是教师的文化理解在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的语境下展开。面对边境民族不同文化需求的教育对象,教师呈现在教学中的文化理解活动建立在“国家一体”的诉求之中,在此寻求“多元一体”理想的实现。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国家教育的建设者身份凸显。二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受到文化体验的影响。教师的文化体验是形成文化认知的关键视角,文化体验中生成的文化意识是铸造教师文化实践的重要推手。三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呈现多样态、个体性的特征。由调研发现:边芽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行为呈现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处于文化无意识状态、萌发文化觉醒状态、采取文化理解行动状态。三种文化理解状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中均有存在。个人在边境文化场域中所获得的不同的文化体验促使教师的文化理解带有个体性的特征。四是教师的文化理解和“规则”间存在张力与平衡。不管处于何种文化理解状态的教师在教学这一活动中都相应地受到“规则”的牵制。边境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们拥有着自身的困顿和文化生存智慧,在对“规则”的反思中使得“文化理解”与“规则”趋向“多元一体”的平衡。五是教师需要经由反思并实践后才能提升教学这一文化理解活动的效果。并且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也会影响着学生对待课堂中具有差异性特质个体的态度与行为。论文的写作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部分呈现个人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研究框架与研究过程;第一章首先勾勒和描述S镇边芽小学的文化土壤,包括南疆边陲S镇的文化环境,以及S镇边芽小学的文化生态;第二章对教师的文化理解中的文化认知进行体察,从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背景三方面的文化认知体察教师的文化理解的状态;第三章对教师的文化理解中的文化实践进行关照,从教材解读、教学策略、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四方面的文化实践观照教师的文化理解的状态;第四章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从文化体验的角度分析影响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的因素;第五章针对边芽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现状的考察,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是从边境民族地区师资培养方面,应当进行渗透文化理解的教师培养;二是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层面,应当提倡审视文化理解的教师自我成长;三是从边境民族地区教学层面,应当彰显文化理解的教学发展。第六章则对研究发现、研究关系、研究过程三方面的反思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