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及其教学呈现

黎芳露  
【摘要】:基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着来自多样文化因素的挑战以及边境民族地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正遭受文化困境的背景,本研究以教学为载体,所关心的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也就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怎么看待和理解教学中的多元文化要素?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在教学中,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如何理解多样文化?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对教学产生何种影响?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的形成受到何样因素的影响?实然情境反映出的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对多元文化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教师自我成长以及教师教学有什么启示?笔者运用民族志研究,以S镇边芽小学的教师群体作为观察对象,经过为期一个半月的田野调查,呈现微观系统中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这些状态折射出教师文化“前理解”、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等内容。研究一方面从文化认知层面,分析教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背景的认知情况;另一方面从文化实践层面,解剖教师怎么解读教材、使用何种教学策略、如何管理课堂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等活动。并从文化体验的角度分析影响教师的文化理解的因素,由此生发出对多元文化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教师自我成长以及教学发展的理论思考。通过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一是教师的文化理解在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的语境下展开。面对边境民族不同文化需求的教育对象,教师呈现在教学中的文化理解活动建立在“国家一体”的诉求之中,在此寻求“多元一体”理想的实现。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国家教育的建设者身份凸显。二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受到文化体验的影响。教师的文化体验是形成文化认知的关键视角,文化体验中生成的文化意识是铸造教师文化实践的重要推手。三是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呈现多样态、个体性的特征。由调研发现:边芽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行为呈现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处于文化无意识状态、萌发文化觉醒状态、采取文化理解行动状态。三种文化理解状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中均有存在。个人在边境文化场域中所获得的不同的文化体验促使教师的文化理解带有个体性的特征。四是教师的文化理解和“规则”间存在张力与平衡。不管处于何种文化理解状态的教师在教学这一活动中都相应地受到“规则”的牵制。边境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们拥有着自身的困顿和文化生存智慧,在对“规则”的反思中使得“文化理解”与“规则”趋向“多元一体”的平衡。五是教师需要经由反思并实践后才能提升教学这一文化理解活动的效果。并且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也会影响着学生对待课堂中具有差异性特质个体的态度与行为。论文的写作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部分呈现个人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研究框架与研究过程;第一章首先勾勒和描述S镇边芽小学的文化土壤,包括南疆边陲S镇的文化环境,以及S镇边芽小学的文化生态;第二章对教师的文化理解中的文化认知进行体察,从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背景三方面的文化认知体察教师的文化理解的状态;第三章对教师的文化理解中的文化实践进行关照,从教材解读、教学策略、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四方面的文化实践观照教师的文化理解的状态;第四章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从文化体验的角度分析影响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状态的因素;第五章针对边芽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现状的考察,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是从边境民族地区师资培养方面,应当进行渗透文化理解的教师培养;二是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层面,应当提倡审视文化理解的教师自我成长;三是从边境民族地区教学层面,应当彰显文化理解的教学发展。第六章则对研究发现、研究关系、研究过程三方面的反思进行阐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孙宗芹;;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2 张静;贺金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J];北方经济;2016年09期
3 杨奎;刘泽汀;潘杨;;基于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究——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热带作物学报;2021年11期
4 覃清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路径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21年06期
5 彭湣皓;;边境民族地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崇左市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08期
6 刘江涛;;新时代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08期
7 高青兰;阎亮澄;蒋焘阳;;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03期
8 徐敏娜;;民族地区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研究[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2年03期
9 张斯琴;;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问题及提升路径——以新疆为例[J];人文天下;2022年07期
10 汤其林;;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究——评《民族地区农文旅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研究》[J];当代财经;2022年10期
11 陶乐;杨欣;杨建鸿;;民族地区下乡创业者决策模式对创业网络影响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2年09期
12 黄成龙;;2021年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动态[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04期
13 蒋卫华;;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产教融合“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果树;2021年04期
14 张望;;中国民族地区慈善史的研究:意义、现状与思路[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06期
15 本刊综合;;如何巩固民族地区的脱贫成果?[J];今日民族;2021年03期
16 ;奋力谱写我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J];共产党员(河北);2021年19期
17 ;全面小康·民族地区新景观[J];中国民族;2020年01期
18 张留飞;;新时代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探究[J];经营管理者;202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雷声隆;罗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环境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七)[C];2020年
2 陈安;;后疫情时代民族地区校园足球发展路径研究[A];第五届中国足球文化与校园足球发展大会论文摘要集[C];2021年
3 韦绍行;;为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全胜增添正能量——广西老社会工作者协会召开“推进‘十三五’脱贫攻坚进程学术研讨会”给政府献谋献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19年年会征文集[C];2019年
4 韦绍行;;民族地区实施产业项目脱贫务必抓实见效[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19年年会征文集[C];2019年
5 陈启新;;试论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化[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周建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樊大新;穆殿春;;民族关系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继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青海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回眸 经验 展望——改革开放30年齐齐哈尔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考[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忠彩;;代序四 谈民族地区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本论坛的发展——在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上的致辞[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11 庞元第;;论入世对民族地区影响的特殊性和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2 盘小梅;;广东民族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3 杨建新;武文军;张玉斌;韩晓东;;甘肃民族地区小康建设之路[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4 伍治国;;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5 叶雨海;;正确处理新时期民族地区的矛盾[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6 李臣玲;王玉君;;甘青穆斯林民族地区村治模式研究——以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农村为例[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17 张明俊;;福建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8 胡鞍钢;温军;;民族地区干部如何看待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问题?——云南地方干部问卷调查分析报告[A];国情报告(第四卷 2001年(上))[C];2012年
19 马天山;;中国民族地区法治统一的相关基础问题分析[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20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文明;民族地区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2 贾陈亮;清代中央政府对甘青宁民族地区的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3 商万里;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张玉强;滇西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兰州大学;2022年
5 安晓镜;民族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王彬汕;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白永利;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满忠坤;民生改善视域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柳颖;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吴青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1 贺新宇;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12 石泽婷;我国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20年
13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4 邓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
15 李成家;洋务派重臣的“西方”跨文化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16 池夏冰;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17 朱梅华;中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体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
18 任新民;云南民族地区的梯度结构与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D];云南大学;2000年
19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0 周格;戏剧性教学与文化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黎芳露;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理解及其教学呈现[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寻孝燕;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权法律保障研究[D];吉首大学;2020年
3 李攀攀;中央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收入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8年
4 杨清;贵州民族地区扶贫中基层政府行为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9年
5 王宁宁;习近平民族地区扶贫重要论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6 王雪佳子;民族地区居民健康及其不平等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7 赵乃希;民族地区“山村幼儿园”计划实施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8 秦颖淳;精准扶贫对民族地区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的影响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9 项梓薇;民族地区农户金融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
10 古松;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11 董慧蓉;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耦合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9年
12 钱姗姗;基于STIRPAT模型的民族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方民族大学;2020年
13 普娇;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14 雷祎;民族地区县域分级诊疗体制改革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
15 王玥;贵州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妇女精准扶贫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16 甘庆蓝;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实施校本教研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17 张志虎;民族地区烟草专卖市场政府监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8 邢磊;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中社会组织的比较优势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19 阳晨;民族地区农民法律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
20 孙青;家庭背景对民族地区中学生物理学业成绩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龙雪琴;民族地区得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助力[N];凉山日报(汉);2020年
2 韶关日报记者 袁少华;助推我市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N];韶关日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皇甫丹霖 李芳;拓宽民族地区就业渠道[N];云南政协报;2021年
4 本报记者 李仁芳;加强民族地区就业监管[N];凉山日报(汉);2021年
5 记者 符晓鸣;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N];团结报;2021年
6 全媒体记者 周爱玲 通讯员 妥生龙;推动民族地区实现文化繁荣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N];酒泉日报;2021年
7 记者 付丹;加强校地合作 建设民族地区一流高校[N];团结报;2021年
8 记者 甘婉怡 通讯员 何莉;肇庆全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N];西江日报;2021年
9 ;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N];青海日报;2023年
10 本报记者 曾翠 徐丽雅;加强交通医药建设 助力民族地区“奔富”[N];丽水日报;2023年
11 粤民;广东召开民族地区乡镇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N];中国民族报;2023年
12 ;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N];中国民族报;2022年
13 记者 况昌勋 特约记者 王江顺;努力成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N];海南日报;2022年
14 记者 余婷;王青峰在镇安调研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N];商洛日报;2022年
15 本报见习记者 周宛霖;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族地区开花结果[N];中国民族报;2022年
16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婷;为民族地区文旅深度融合谋良策[N];四川日报;2022年
17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杨武 努力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N];甘肃日报;2022年
18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倾力打造民族地区转型升级示范区[N];甘肃日报;2023年
19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齐心协力勤劳奋斗 创新突破担当实干 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N];甘肃日报;2023年
20 本报记者 吕建华 通讯员 周光宇;深化“两化一会”推进民族地区基层善治[N];广西法治日报;202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