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
【摘要】:
歧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的普遍存在是语言共性的表现。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在语言共性的背后还有着语言个性的存在。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语音、词汇、语法),不同的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语言中会产生不同的歧义现象。这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英语和汉语,就语系来说,一个属印欧语系,另一个属汉藏语系,不在同一个语系家族,所以在语言结构上大相径庭。然而,由于对比语言学的兴起及语言教学和翻译的需要,这两种语言的异同点不断地被挖掘出来,有力地推动了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语法的研究。
笔者旨在运用语言学的对比研究方法,在全面考察两种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主要从语言内部因素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同时也讨论它们在外语教学和翻译中的应用。
本文分五大部分:一、歧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研究情况及本文在讨论歧义时所涉及的范围条件;二、具体的描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歧义类型;三、对几种基本歧义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四、歧义对比研究在教学和翻译中的应用。五、结论。其中,第二、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
这种对比研究是在纯语言学的平面内进行的,不涉及具体的特定的情景和上下文(相对而言)。要进行对比,首先得确定对比的歧义类型。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有很多种,但大都是根据歧义产生的根源而划分的。比较普遍的分类是把它分成词汇歧义、语法歧义(或称句法/结构歧义)。为了方便对比,我们采取了把歧义分成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结构歧义三种。这一分法主要是以邱述德编著的《英语歧义》为根据。当然他对歧义的分类还有很多种,我们没完全照搬。在英语歧义中,语法歧义大量存在,因为英语是一门曲折性语言,由语法特征变化引起的歧义现象大量存在。语义结构歧义是这三种歧义中最复杂的,它与其它两种歧义常常混在一起,很难归类,特别是与词汇歧义很难区别,有些学者把它们归为一类。我们把它们分开的原因之一是在于强调这两类歧义中的侧重点不同,二是便于与汉语歧义进行对比。在汉语中,歧义的归类也不胜枚举。有的学者根据歧义所出现的各语言单位如字、词、词组、句子等来归类。但我们认为汉语的语言单位的划分十分模糊,而歧义的研究大体属于语义研究的范围。汉
语在类型学中属于分析型语言,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归类很难全面概括歧义的类型。为此我们
采纳了石安石提出的歧义归类法。那就是把歧义分为二大类,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而组合歧
义又可分为语法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这与英语歧义的分类较为接近,便于对比。
通过对这三种基本的歧义类型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歧义都人量
存在,而且可以归纳为完全一样的类型,歧义源也十分相似,主要包括了同音异义,多义词等,
不一样的是在这两种语言中很难找到完全相对应的词汇歧义。在语法歧义中,我们着重讨论了
在从属结构、并列结构中,由于句法层次不同产生的歧义和语法成分多功能产生的歧义。在分
析语义结构歧义,尤其是在决定它的细分类时,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因此我们不能做到对
种种歧义现象都进行分析,只能分析在两种语言中基本存在的那些歧义类型。为此我们讨论了
如下几种:l、语义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歧义;2、强调点不同而产生的歧义;3、否定范围不
同而产生的歧义;4、分合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歧义;5、省略引起的歧义。
歧义现象的研究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英汉歧义现象的对比研究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两
种语言在各个层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这两种语言的内在本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促进两
种语法理论的不断完善,并且更好地应用于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及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
歧义研究还广泛应用于逻辑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其它诸多领域,值得广泛深入的研究。本
文限于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歧义的类型对比研究,期待将来进行更广泛、更深入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