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雄;房晨婕;李道聪;沈玉芳;黄元乔;彭正合;;二氰基二硫纶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钴(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及理论研究[J];化学世界;2008年05期 |
2 |
万景柏;刘淑贞;潘树英;许旋;李旭;叶冰;;二氢卟吩e6赖氨酸酰胺稳定性及电子光谱[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1期 |
3 |
苗体方;张玉洲;;1,3-二苯基-5-(9-菲基)-2-吡唑啉的量子化学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4 |
周木易;;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J];化学通报;1964年11期 |
5 |
仇毅翔;王曙光;;金属四重键化合物M_2X_4(PMe_3)_4(M=Cr,Mo,W;X=F,Cl,Br,I)结构和电子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17期 |
6 |
程文旦,黄锦顺,郭国聪,卢嘉锡;(d-p)π共轭作用对簇合物Mo_2S_4(dtp)_2和Mo_3S_4(dtp)_4·Py电子光谱的影响[J];结构化学;1993年06期 |
7 |
韦永勤,义祥辉,侯若冰,汪永涛;Re_2(edt)_4的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的从头算研究[J];结构化学;2002年06期 |
8 |
薛运生;贡雪东;;插烯系硫靛发色体电子光谱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7期 |
9 |
李健民,潘国强,王力军;[Ni(OH_2)_4(en)][SO_4]·2H_2O 晶体的电子吸收谱的测定和理论解释[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10 |
张玉根,李健民;[Cu(H_2O)_2(en)][SO_4]络合物晶体的电子吸收光谱[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1 |
谭回;马小华;梁然;艾希成;孙萌涛;张建平;;噻唑衍生物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2期 |
12 |
马衡;杜家声;刘庆娴;江敦润;陈梅芳;;三氯三氨合铑顺、反异构体的辨异[J];贵金属;1982年04期 |
13 |
谢彦;曾和平;姚海波;;8-羟基喹啉衍生物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5期 |
14 |
倪春林,曹春华,刘刚;吸附在AgCl溶胶表面的单取代亮氨酸四苯基卟啉电子光谱和化学反应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年05期 |
15 |
薛运生,贡雪东,肖鹤鸣,彭振云;硫靛染料发色体结构与性质的泛函理论研究[J];染料与染色;2005年04期 |
16 |
薛运生;徐康;刘毅;;呋喃查尔酮结构与电子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
17 |
张鸿图,林国栋,杨如,宋岩,蔡启瑞;若干中性配体对Mo—Fe—S簇合物自兜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3期 |
18 |
刘颖,纪明艳,刘双全;四溴-2,3萘酞菁锌(Ⅱ)的溶解性及电子光谱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
19 |
李会学;萧泰;;3-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4期 |
20 |
潘庆才;朱顺清;李伟;沈红旗;彭正合;;二氰基二硫纶·邻菲咯啉-5,6-二酮混配锰(Ⅱ)、铁(Ⅱ)和钴(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