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多羧酸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质研究
【摘要】:近年来,桥联多核配合物在生命科学和分子磁性材料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多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性质已成为当前配位化学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本论文对含稀土-过渡金属异核配合物及吡啶-2,6-二甲酸配合物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详尽的综述。通过溶液法、水热法和扩散等方法合成了十多种多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其中六种单晶的结构,并测定了其中几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
通过水热法在150℃下反应4天得到两个新颖的具有微孔三维结构同时包含稀土、过渡金属的异核聚合物[{[Ln2Cu6(4,4’-bpy)6(dipic)6]·(H2O)8}n], 其中Ln=Gd (1)、Er(2),H2dipic=吡啶-2,6-二甲酸, 4,4'-bpy=4,4'-联吡啶。晶体(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晶胞参数为 a = 23.646(3) ?, b = 10.5214(14) ?, c = 21.663(3) ?, ?= 90°, ?= 105.269(2)°, ? = 90°, V=5199.1(12) ?3, Z=4。晶体(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晶胞参数为a = 23.646(3) ?, b = 10.5377(16) ?, c = 21.639(3) ?, ?= 90°, ?= 105.443(3)°, ? = 90°, V=5197.1(14) ?3, Z=4。配合物(1)、(2)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4,4’-bpy分子两端的氮原子与铜(I)离子配位成桥,通过吡啶-2,6-二甲酸的羧酸根为异核桥,在空间无限连接形成三维结构。配合物中存在三种大小不同的纳米孔洞。
采用溶液间扩散法合成了配合物[NdCo(NTA)2(H2O)11/3(CH3OH)1/3] ·(CH3OH)2/3·10/3H2O (3),晶体属
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为a = 9.636(2) ?, b = 10.449(2) ?, c = 13.393(2) ?, ?= 107.04°, ?= 98.25(2)°, ? = 103.98°, V=1217.2(4) ?3, Z=2。配合物具有一维链状结构。
配合物[Nd2Co3(edta)3(H2O)11·12H2O] (4) 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 晶胞参数为a = 15.925(3) ?, b = 14.655(2) ?, c = 14.741(2) ?, ?= 90°, ?= 116.407(2)°, ? = 90°, V=3081.3(8) ?3, Z=2。每个Nd3+ 通过羧基桥联三个Co2+,而每个Co2+ 与两个Nd3+相邻。6个Nd3+和6个Co2+以上述方式构成12员环,每个环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二维杂金属网,相邻网之间通过水的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通过水热法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不同的时间,合成了两个新型多核铜配合物 [Cu4(dipic)4(4,4(-bpy)2(H2O)2]·6H2O (5) 和 [Cu2(dipic)2(Hinic)2(H2O)2]·3H2O(6)。配合物(5)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为a = 7.2375(10) ?, b = 10.6403(18) ?, c = 17.776(3) ?, ?= 79.521(4)°, ?= 83.641(4)°, ? = 71.831(4)°, V=1277.0(4) ?3, Z=2。配合物中4,4(-bpy分子和吡啶-2,6-二甲酸的羧基氧与金属铜桥联形成一维梯形结构,再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二维网。配合物(6)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 晶胞参数a = 0.72375(10), b = 1.22205(17), c = 1.7078 (2) nm; ( = 90.463(2) °, ( = 91.830(2) °, ( = 93.563(2) °;
WP=5
V = 1.5067 (4) nm3, Z = 2。配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在温度范围为3.99-300K范围内测定了配合物(1)、(2)和(5)的变温磁化率,磁性数据表明金属离子均表现为铁磁相互作用。
|
|
|
|
1 |
金天柱,刘军钪,张慧珍,黄春辉,徐光宪,韩玉真,施倪承;稀土胺羧酸配合物的研究 Ⅱ.吡啶-2,6-二甲酸镧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中国稀土学报;1991年02期 |
2 |
银秀菊,蒋毅民;钴与吡啶-2,6-二甲酸和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结构化学;2001年04期 |
3 |
张淑华,蒋毅民,肖瑜;异核配合物K_2[Co(Dipc)_2]·7H_2O的合成、性质、结构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12期 |
4 |
银秀菊;吡啶-2,6-二甲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河池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
5 |
尹显洪,谭民裕;吡啶-2,6-二甲酸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J];稀土;2002年05期 |
6 |
钟新仙,王湘利,蒋毅民;钴与吡啶-2,6-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7 |
胡盛志,董振超,张慧珍,刘启旺;H_3[Nd{C_5H_3N(COO)_2}_3]·10H_2O的晶体结构[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8 |
缪方明,王瑾玲,金天柱,刘军钪,张慧珍,黄春辉;希土胺羧酸配合物的研究——Ⅲ.吡啶-2,6-二甲酸钕配合物{[Nd(HDPA)(DPA)(H_2O)_2]·4H_2O}_n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1992年02期 |
9 |
蒋毅民,银秀菊;[Cu(HDPC)_2]·(HO_x)_2·6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01年04期 |
10 |
刘长令
,张国生;5-氯-2-(呋喃-2-基)-7-[2-(吡啶-2-基)乙基]-苯并噁唑的制备[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1年16期 |
11 |
尹显洪,谭民裕;吡啶-2,6-二甲酸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J];中国稀土学报;2001年06期 |
12 |
韦凤仙,谭黎峰,蒋毅民;铜(Ⅱ)、铁(Ⅲ)与吡啶-2,6-二甲酸、L-谷氨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3 |
张慧珍,金天柱,阮慎康,徐光宪;铕、铽2,6-二甲酸吡啶、α-甲酸吡啶络合物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1987年04期 |
14 |
常跃,尚振华;抗溃疡候选药物Me-3407的合成[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1期 |
15 |
王国雄,陆勤,曾成,周忠远;高氯酸二吡啶·双(N-氯化吡啶-2-甲醛)缩-1,3-丙二胺合镍的晶体结构[J];结构化学;1989年04期 |
16 |
唐瑞仁;赵强;;杂多酸催化合成吡啶-2,6-二甲酸二丁酯[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5年03期 |
17 |
江银枝,胡惟孝;N-(3-甲吡啶-2)-亚胺甲基-1-(3-甲吡啶-2)腙的Ce(NO_3)_3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中国科学B辑;2004年01期 |
18 |
张永敏
,吕平
,钱卫星;抗癌药4-吗啉代吡啶-2-甲醛缩氨基硫脲(4-MP)的合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2年04期 |
19 |
慈云祥,宁民柱,阳芳英;微量铽的萤光光度测定——铽与吡啶-2,6-二羧酸螯合物的萤光[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3年01期 |
20 |
肖小明,王姣亮,周燕霞,谭年元,帅丽;微波辐射下2,6-二(苯并咪唑-2′)吡啶的合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