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时期广西赈灾救济研究
【摘要】:民国时期的广西多灾多难,除了遭受不断的战争、匪患之外,还遭受连绵不绝的的自然灾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两次入侵广西,长达两年之久,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所犯下的罪行,磬竹难书。在遭受日军的两次洗劫之后,正期待休养生息,重建家园的广西人民,不期然又连续遭遇水旱风虫各灾。民国时期,广西的自然灾害爆发频繁的原因,首先,广西由于地处亚热带,南临热带海洋,在季风的影响下,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具有气温高、降水多且在时空上分布又很不均匀等特点,容易造成旱灾水灾。其次近代以来人口的增长,尤其是清乾隆以后人口猛增,为扩大耕地面积,盲目毁林造田,结果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是水旱灾频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的原因。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广西的旱涝灾害连绵不断。
频繁的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农业失收,甚至可以毁灭整个村庄、城镇。自然灾害还会衍生出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滋生大量土匪,高利贷剥削更加沉重,饥民为了活命,铤而走险去偷盗抢劫,引发社会不安定。民国时期的广西人民,除了遭受连年不断的天灾,还遭受连绵不绝的战祸,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两次入侵,给广西人民带来空前未有的大劫难。
为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自己的统治,新桂系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救济救助,设置相应的赈灾救济机构。抗战前对灾民的救济,主要是采用赈粮、赈款、工赈、借贷、平籴、蠲免等方式进行,并开展一些防灾的举措,如建立仓储、兴办农田水利等。抗战时期,广西成为最先沦陷省区民众避难的落脚点,大批难民涌入广西,新桂系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救济难民,如设置难民临时收容所收容难民、开办难民工场、为难民介绍职业等,成立专门的儿童教养院等机构,战后又积极协助难民返乡。在战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新桂系想方设法为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救济是值得肯定的。
战后广西陷入空前未有的窘境中,省库空虚,财源枯竭,灾民遍地,水旱虫风各灾又接连不断。为了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新桂系对善后救济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态度,除了成立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主管全省善后救济业务,负责分配行总拨给广西的救济物质款项外,还向国内外、海外华侨呼吁、发动救灾运动,多方筹借救济款物。在广西当局的努力下,国内外、海外华侨纷纷向广西伸出援助之手。新桂系政府在严重灾情降临时,为维持统治秩序,缓和社会矛盾,采取措施,调剂社会上的一部分物质用于救灾,这对于部分灾民解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