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居民上大学意愿度的演化博弈分析

韦洁萍  
【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高额的大学教育成本成了广大家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然而,目前中国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普遍不高,是否让子女接受大学教育成为了每个家庭较为困难的决断。一方面,人们受中国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认为只有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找到好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我们称之为“因贫致学”;另一方面,上大学要付出高额的学费,使得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变得更加拮据,我们称之为“因学致贫”。面对“因贫致学”和“因学致贫”的矛盾,人们上大学的意愿度如何演化?本文试从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角度对我国居民上大学意愿度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通过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均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实际薪水与期望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学费持续。 第二,综述了演化博弈研究的历史和发展,指出演化博弈论的特征,并从认识论、时间的不可逆性、基本概念及均衡方面比较了演化博弈论与博弈论的差异性,并指出其应用前景。 第三,运用间接演化的方法研究社会系统中个体的上大学意愿能否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演化稳定。文中个体上大学的意愿度用其所在群体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比例表示,并对明瑟收益函数进行改进,把改进后的明瑟收益函数作为个体的收益函数。本文考虑的是单群体演化的情况,分析了个体上大学的成本、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以及系统演化初始时刻群体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比例对居民上大学意愿度的影响。 第四,运用直接演化的方法研究了群体中个体上大学意愿度演化稳定性。文中采用决定型规则对系统进行演化分析。先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个体的支付设定一些参数,然后根据动态复制方程分析个体上大学的成本、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没上大学的个体的收入以及初始时刻,群体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比例对个体上大学意愿度的影响。然后使用改进后的明瑟收益函数作为个体的收益函数对系统进行演化分析,研究了个体上大学的成本、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以及演化初始时刻群体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比例对我国居民上大学意愿度的影响。 第五,用优胜劣汰的规则对系统进行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与没上大学的个体收入的差异对系统最终的演化稳定状态有决定性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敏;;我国土地制度的演化博弈论纲[J];求索;2007年10期
2 石岿然,肖条军;零售市场价格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3 方钦;;从社会规则到个人道德——论萨格登关于惯例的演化博弈论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6期
4 张伟;;基于演化博弈的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下的委托——代理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5 李光红;;校企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8期
6 张丽;徐荣贞;;科技成长型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演化博弈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高洁,盛昭瀚;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8 赵佩华;;论“以市场换技术”——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义宏;陈森发;;区域经济系统协同竞争演化方向研究[J];求索;2009年08期
10 罗慧,万迪昉,刘旻;基于复杂性的黄土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随机动态规划与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11 王越子;;演化论、博弈论与演化博弈论:不可通约性及其超越[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12 张良;;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中国经济转型研究的新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3 黄凯南;;论演化经济学与博弈论的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3期
14 李宁;;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15 王敬勇;薛丽达;;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基于演化博弈论视角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6 章华;演化均衡与制度演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17 胡挺;周敏坚;;房地产产业生态的价值创造及其优化机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J];求索;2007年10期
18 刘凤英;范明;韩玉启;;高校教师从教行为演化路径[J];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19 杨春河;李小北;张文杰;;中国政府在农村改革制度演进中的作用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0 罗正清;温博慧;;有限理性视角下区域内地方政府博弈行为的演化与稳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博;;演化博弈论在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中的应用[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龙;伏锋;陈小杰;楚天广;谢广明;;群体行为与自组织合作[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谢能刚;王璐;;基于演化博弈论的高拱坝体型抗震设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国成;;生态现代化的演化博弈实现路径[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杰;王月海;王鸿雁;;基于反思——模仿的多智能体协作策略[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刘泽双;段晓亮;王广宇;;企业外部招聘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旭林;司光亚;禹海全;杨志谋;陈增强;;社会群体行为演化网络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8 刘玉敏;姚程;;企业招聘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晓唯;冯薇;;犯罪行为制度诱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国贫困犯罪与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华;复杂系统中合作涌现的几种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程远;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群体疏散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罗昌瀚;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邓晓卫;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殷向洲;基于演化博弈的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钱晓岚;复杂系统中的演化和动力学过程[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高佳;基于复杂网络的合作演化动力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龙游宇;信用的博弈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龙飞;基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的组织知识创新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10 钟锦;基于演化博弈的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著华;从演化博弈论视角探析印孟之间水资源争端[D];外交学院;2010年
2 张钊;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的演化博弈论解释[D];西北大学;2009年
3 顾洪超;基于演化博弈论的发电商竞价行为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占华;演化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邹丹枫;基于演化博弈论的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尧;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共享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佳丽;基于演化博弈论的信用失衡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石盟盟;公司及其职员跳槽的演化[D];暨南大学;2011年
9 沈洪兵;动力博弈系统及混沌理论在演化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10 潘传表;制度演化的逻辑[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黄凯南;互动视角下的制度及其演化[N];光明日报;2011年
2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黄凯南;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N];光明日报;2010年
3 董志强;制度何以能自我实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