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
【摘要】:
“地质公园”(Geopark)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开展“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 Programme)可行性研究中创立的新名词,它是指具有明确的边界线,并且有足够大的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区。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能够代表某一地区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址(不论其规模大小)或者拼合成一体的多个地质遗址所组成,它也许不只具有地质意义,还可能具有考古学、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地质公园建立的宗旨和目的:一是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二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地质公园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依托、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科学文化教育的社会效益和保护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的环境效益。正因为其显著的综合效益,地质公园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国土资源部自2000年批准设立国家地质公园以来,已批准了138家国家地质公园,141家省级地质公园,遍及大陆所有省、市和自治区,其中有20家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随着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许多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讨,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内容主要涉及:地质公园的概念、类型、功能价值、选址、范围的划定和地质基础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结合个案探讨了地质公园的地学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地开发与建设、旅游地功能布局、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地解说系统的建设和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等实践问题,以及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等问题,但是对地质公园游客满意的研究却很少涉及。
本文将国外运用成熟的顾客满意测评技术引入到地质公园,通过分析地质公园与一般景区的差异性特征、游客满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构建符合地质公园特性的满意度测评体系,并应用于实证研究,从中寻找和分析影响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指出地质公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指导地质公园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提高游客满意度,赢得游客的忠诚。
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选题即“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内容和框架、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确定本文的理论研究方向。
第三章: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具体包括:①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②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测评指标的权重;③游客满意度的计算。
第四章: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实例,将第三章建立的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运用于实际研究,并计算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最后在游客满意度研究基础上,提出提高地质公园游客满意的开发策略。
第五章:文章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文章的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一)构建了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本文在分析了地质公园的特性后,构建了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综合评价层、项目层及因子层。综合评价层为游客总体满意度指标,为一级指标;项目层包括地质公园形象、地质遗迹景观、旅游解说、服务设施、综合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游客消费7个二级指标;因子层为直接测量的29个三级指标。
(二)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本文为了充分体现游客的意愿,运用顾客满意度调查中“以顾客为中心”的理论,根据游客满意度调查的实际数据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三)以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实证分析,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对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游客对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满意度低和满意度高的指标,并总结经验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游客满意度。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建立了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本文把顾客满意理论和测评技术运用到地质公园旅游研究中,为地质公园管理者提供具有普适性的游客满意度测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