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

吴彩云  
【摘要】: “地质公园”(Geopark)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开展“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 Programme)可行性研究中创立的新名词,它是指具有明确的边界线,并且有足够大的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区。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能够代表某一地区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址(不论其规模大小)或者拼合成一体的多个地质遗址所组成,它也许不只具有地质意义,还可能具有考古学、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地质公园建立的宗旨和目的:一是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二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地质公园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依托、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科学文化教育的社会效益和保护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的环境效益。正因为其显著的综合效益,地质公园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国土资源部自2000年批准设立国家地质公园以来,已批准了138家国家地质公园,141家省级地质公园,遍及大陆所有省、市和自治区,其中有20家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随着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许多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讨,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内容主要涉及:地质公园的概念、类型、功能价值、选址、范围的划定和地质基础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结合个案探讨了地质公园的地学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地开发与建设、旅游地功能布局、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地解说系统的建设和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等实践问题,以及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等问题,但是对地质公园游客满意的研究却很少涉及。 本文将国外运用成熟的顾客满意测评技术引入到地质公园,通过分析地质公园与一般景区的差异性特征、游客满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构建符合地质公园特性的满意度测评体系,并应用于实证研究,从中寻找和分析影响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指出地质公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指导地质公园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提高游客满意度,赢得游客的忠诚。 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选题即“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内容和框架、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确定本文的理论研究方向。 第三章: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具体包括:①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②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测评指标的权重;③游客满意度的计算。 第四章: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实例,将第三章建立的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运用于实际研究,并计算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最后在游客满意度研究基础上,提出提高地质公园游客满意的开发策略。 第五章:文章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文章的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一)构建了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本文在分析了地质公园的特性后,构建了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综合评价层、项目层及因子层。综合评价层为游客总体满意度指标,为一级指标;项目层包括地质公园形象、地质遗迹景观、旅游解说、服务设施、综合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游客消费7个二级指标;因子层为直接测量的29个三级指标。 (二)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本文为了充分体现游客的意愿,运用顾客满意度调查中“以顾客为中心”的理论,根据游客满意度调查的实际数据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三)以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实证分析,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对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游客对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满意度低和满意度高的指标,并总结经验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游客满意度。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建立了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本文把顾客满意理论和测评技术运用到地质公园旅游研究中,为地质公园管理者提供具有普适性的游客满意度测评工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云清;;七百,一个上帝青睐的地方[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8期
2 赵世钊;;地质公园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以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徐胜兰;;凤山国家地质公园低碳旅游模式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08期
4 晓生;;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简介[J];地质学刊;2011年02期
5 杨前进;付海龙;周善怡;赵勇斌;;中国地质公园网站建设现状及改进对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曹世奎;邹卓辉;;广东省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北京农业;2011年12期
7 丁力;;四季精彩的岸上所[J];资源导刊;2011年08期
8 ;即时新闻[J];西部资源;2011年02期
9 肖海平;许树辉;黄静波;;丹霞山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信息荟萃[J];资源导刊;2011年06期
11 ;弘扬中华赏石文化 喜迎建党90周年 2011年韶关市第四届奇石文化节[J];宝藏;2011年08期
12 张仲增;;心目中的阿斯哈图石林[J];中国测绘;2010年04期
13 孙红英;;行走,在福建东北翼[J];政协天地;2011年08期
14 ;化肥精 速康奇 解毒剂三大产品在农作物产量、解药害、防药害等方面的神奇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11期
15 ;人间仙境张家界[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1年07期
16 ;赤峰 牧歌响起[J];旅游;2011年08期
17 郇建军;;践行低碳模式 沙产业和新能源协同发展[J];今日国土;2011年04期
18 程建兵;;优化景区消费环境 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J];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12期
19 孙冬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战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4期
20 张秋钤;杨建明;唐芳;;福建白水洋景区游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洁;倪昆;李明;;关于我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工作的思考[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2 王明常;邢立新;于小平;潘军;孟涛;李百寿;;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方世明;李江风;;GIS技术在地质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4 赵逊;任景明;;地质公园的地球科学基础和生态学意义[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李江风;方世明;刘建华;;地质遗产保护与开发——以福建深沪湾地质公园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郑宗清;;丹霞山地质公园的建设及其管理问题探讨[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云峰;祝贺;;SOWT分析法在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8 欧阳辉;;从遗址博物馆到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化石研究与保护[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彭华;刘尚仁;张珂;;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价值和申报意义[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翟辅东;;南岭国家地质公园群构建探讨[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彭和求;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与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江龙;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张春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谢洪忠;滇中林柱状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莉;河南省恐龙化石科学特征及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李翠林;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彩云;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泉;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中勘界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胡丹临;国家地质公园运营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汪艳;地质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玉乐斯;“关系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地质公园的产权及利益格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郝淑波;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景观构建与开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可新;黑龙江省凤凰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D];吉林大学;2010年
9 冯丽丽;地质公园旅游节事策划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阚保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雨欣;丹霞山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地质公园[N];国际商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祝桂峰 本报通讯员 巫绮娟;丹霞山:美丽的世界地质公园[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李小清 侯荣丰 高莹;丹霞山与房山缔结姊妹公园[N];韶关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建喜 通讯员 刘家青;丹霞山:最美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N];韶关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祝桂峰;设计好丹霞国粹的发展蓝图[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建喜 通讯员 刘家青 李豫;为丹霞山“申遗”号脉把关[N];韶关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建喜 通讯员 刘加青 巫绮娟;丹霞山中期评估备受称赞[N];韶关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建喜 通讯员 梁惠芬 刘加清;丹霞山再度成为热点[N];韶关日报;2006年
9 小清 李豫 曾明;专家为丹霞山把脉会诊[N];韶关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小清 通讯员 刘加青 高莹;展示特色迎接评估考察[N];韶关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