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媒体时代公共知识分子的人文性尺度

范懿天  
【摘要】:公共知识分子概念自提出以来,公共知识分子一直都是一个颇具争议和研究价值的对象。然而在当下媒体时代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发生了一系列的令人惊叹的演变,其性质发生了从褒义到贬义的逆转。面对这样的演变和逆转,本文通过追溯既有的研究基础,以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危机问题为逻辑起点,对媒体时代公共知识分子人文性尺度问题作理论性思考与探究。第一部分通过对当下媒体时代“公共知识分子”乱象的分析,指出媒体时代公共知识分子所处的困境。基于对层出不断的媒体乱象的分析以及从公共知识分子到“公知”逆转过程的把握,得出公共知识分子陷入困境之因乃是“人文性”的丧失。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分子的“人文性”涵义和历史衍化做详细的历史性梳理。第二部分主要从媒体时代知识分子面对的公共性转型角度展开论述,从而进一步阐述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公共知识分子要注意在发挥“公共性”的同时,坚持“人文性”的核心底线。总而言之,就是为了在大众媒介盛行的社会中更好地践履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颐武;;公共知识分子:难题和困局[J];中关村;2003年05期
2 张仲民;“公共知识分子”或是“介入的旁观者”?[J];书屋;2004年04期
3 陈洁;小议我国现阶段公共知识分子的重塑[J];党史文苑;2004年08期
4 严帅;公共知识分子的界定和探讨——读《中国知识分子十论》有感[J];民主与科学;2004年05期
5 许向阳;公共知识分子应对自身“危险性”高度警觉[J];中国改革;2004年11期
6 石卫岩;2003年新闻舆论监督中的公共知识分子[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3期
7 唐小兵;公共知识分子与公民知识分子[J];南风窗;2004年19期
8 李牧之 ,丁东,邢小群,王东成;公共知识分子漫谈[J];教师之友;2004年06期
9 杜兆勇;公共知识分子的作用[J];中关村;2004年12期
10 刘晓林;;公共知识分子多了还是少了?[J];观察与思考;2004年11期
11 梅荣政,周志平;“公共知识分子”论是怎样一种思潮?[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02期
12 苏苇;;媒体中“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分析[J];新闻采编;2006年02期
13 弓慧敏;;媒体中“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4 闻羽;;让更多“公共知识分子”亮剑[J];政协天地;2006年07期
15 张若渔;;政府官员“公共知识分子化”的意义[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46期
16 赵建国;;“公共知识分子”与媒介知识分子[J];新闻界;2007年01期
17 邓雪琳;;“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简论[J];理论观察;2009年02期
18 龚举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当下状况及重建必要[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9 王英英;;公共知识分子微博使用状况研究[J];青年记者;2012年27期
20 刘聪;张铭;;公共知识分子热与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J];学术评论;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小熳;;公共知识分子言论对媒介议题属性设置的影响——以王斌余事件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汪毕芳;;论公共知识分子在建构市民社会中的作用[A];第三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竹琳;;社会不平等与文化传播——兼论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蓉;;追寻失落的职业精神——浅议社会责任感的培养[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聆希;媒体在“公共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缺失及改进措施[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晓芳;论当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伦理精神[D];苏州大学;2007年
3 刘铮铮;经济学公共知识分子的传媒表达[D];苏州大学;2008年
4 张玉洁;公共知识分子的传媒表达[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凤霁;公共知识分子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健伊;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微博现状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雒有谋;清末民初和当代“公共知识分子”与传媒关系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王妍;我国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贾佳;试论公共知识分子博客的影响力[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王英英;公共知识分子微博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攀;从方便面涨价看公共知识分子[N];经理日报;2007年
2 塔福兹大学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国际政治教授 [美]丹尼尔·德茨纳 王广林 编译;聚焦2.0版公共知识分子崛起[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一寒;博客时代是诞生公共知识分子的时代[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范方俊 程新菊;萨特: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警惕“公共知识分子”思潮[N];光明日报;2004年
6 马立诚:《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公共知识分子的承担[N];经济观察报;2003年
7 燕舞;多一些“公共知识分子”[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8 吴俊;“公共知识分子”质疑与思考[N];文艺报;2004年
9 徐瑾;经济学家? 公共知识分子?[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石剑峰;杨照谈台湾的“公共知识分子”[N];东方早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