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溶胀聚合
【摘要】:
研究生王罗新 指导教师吴大诚
以联苯/联苯醚混合物(26/74V/V)为溶胀剂,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PET)预聚体颗粒的溶胀聚合,探讨了温度、溶度参数、粒子尺寸对PET
溶胀的影响以及温度、催化剂(Sb_2O_3)、试样结晶度、链缠结等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建立了PET溶胀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对PET的固相聚合与溶胀聚
合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PET溶胀受温度、溶度参数、原料粒径的影响;随温度升高和
粒子尺寸的减小,溶胀度增大;与PET溶度参数接近的溶剂能较好的溶胀PET
粒子,但当温度超过200℃时,PET粒子在联苯/联苯醚中完全溶解;溶胀剂和
PET的溶度参数可以采用 Van Krevelen方法进行估算;本文中 PET粒子的最
大溶胀度可达7o%(质量比);提高反应温度,原料粒子溶胀度和分子链的自由
体积增大,链端(段)活动范围扩大,缩聚副产物扩散加快,从而使反应速率
增加,催化剂的加入能有效地促进分子量的提高;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4
小时,PET数均分子量从18000增加到30200;但是,分子链的缠结使反应后
期分子量的增长趋于缓慢;与固相聚合相比,溶胀聚合反应中端羧基浓度下降
更快,相同时间内获得的产物分子量更高;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相比能很好
地吻合,模型可用来预测反应端羧基浓度和分子量的变化。
|
|
|
|
1 |
岳斌;吴承训;;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PH敏感性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6年01期 |
2 |
陶贵德;张园园;罗时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动力学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3 |
潘怀忠,阎雁,唐莉,吴志强,李福绵;含吡咯烷酮基的衣康酸酯聚合物及其水凝胶的热响应性[J];高分子学报;1998年04期 |
4 |
陶贵德;余雷;张园园;罗时忠;;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动力学[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年02期 |
5 |
蔡玉兰;张馨;邹艳荣;;溶胀——研究石油初次运移的新途径[J];地球化学;2007年04期 |
6 |
卢翠香;杜竹玮;李浩然;;溶致液晶作模板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表征[J];化学学报;2009年03期 |
7 |
陈立贵;蒋鹏;;KGM/XG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
8 |
吕志芳;徐斌;王锦堂;;聚N-丙烯酰基甘氨酸水凝胶的合成及溶胀性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9 |
柳明珠,程鎔时,钱人元;聚乙烯醇水凝胶溶胀特性研究[J];高分子学报;1996年02期 |
10 |
高保娇,王昌华,曹维孝;N-取代丙烯酰胺温敏凝胶[J];材料导报;1998年05期 |
11 |
张翠荣;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共聚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广州化工;2005年03期 |
12 |
王昌华,曹维孝;温敏水凝胶[J];化学通报;1996年01期 |
13 |
赖金洪;潘春跃;饶燕平;;合成温度对PNIPAm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4 |
王立君;张丽华;段秀平;;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敏感性研究[J];应用化工;2007年11期 |
15 |
丁永红;俞强;承民联;;交联聚乙烯/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J];中国塑料;2008年01期 |
16 |
李军;NBR中凝胶含量的测定[J];橡胶工业;2005年02期 |
17 |
陈先法,施亚钧;交联聚丙烯酰胺凝胶溶胀性能研究[J];化工装备技术;1991年01期 |
18 |
胡博路,杭瑚,李永安;新型敏感性水凝胶的研究──Ⅱ.聚合条件对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9 |
李剑,陈捷;丙烯酰胺/丙烯酸水凝胶的pH敏感性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3年05期 |
20 |
赵三平,冯增国;基于光聚合星型PEG-b-PCL大分子单体可生物降解水凝胶的合成及表征[J];高分子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