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
【摘要】:
法制建设的完善是近代以来中国追求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作为国民政府所属特殊行政区域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其法制建设状况为抗日战争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且具有其特殊性。通过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法制建设的研究,可以弥补以往对边区法制建设研究的不足,有助于加强边区研究和党史研究工作。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边区法制建设状况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详细叙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在边区法制建设中的所起到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在大量借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勾勒出边区立法工作中制订的各项法律法规。通过分析边区宪法性文件《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和选举法、政权组织法、刑事法、土地法、诉讼法、婚姻法、劳动保护法等各项法规的制订,指出立法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在完善边区法制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边区立法工作中如经济、土地立法等表现出法制建设不健全的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其次,对边区的司法机构、审判制度、调解制度、刑罚制度、狱政制度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边区司法制度的探讨,以求得对于抗战时期边区的法制建设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再次,通过逐一分析边区所制定的选举法、政权组织法、刑事法、土地法、诉讼法、婚姻法、劳动保护法等法规的执行情况,得出结论:边区各项法规条例的执行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边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保障了边区人民人权财权的安全,稳定了边区社会,扩大与巩固了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满足了取得抗战胜利的要求,促进了边区法制建设的完善工作。同时,对法律
执行中未能全面贯彻、执行各项法律,体现出边区法制建设不成熟状况的方面
进行了探讨工作,指明了各法规执行中的不足之处。
最后,在本文的结论部分。肯定了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所取得的成就,
基本上完善了边区法制建设,初步形成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新民主主义法律体
系。在承认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边区法制建设的不成熟之处,总结了边区在
立法、司法和执法过程中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并就其战时环境和边区干部法律
知识的缺乏两个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边区法制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