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体系Li~+,Na~+,K~+//CO_3~(2-),B_4O_7~(2-)-H_2O288K稳定及介稳相平衡研究
【摘要】: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五元体系Li~+,Na~+,K~+∥CO_3~(2-),B_4O_7~(2-)—H_2O及其九个三元子体系、五个四元子体系288K相平衡关系;采用等温蒸发的方法研究了该五元体系288K介稳相平衡关系。测定了上述各体系288K平衡液相中各组份的溶解度及主要物化性质(密度,pH及电导率);绘制了三元子体系的相图,物化性质—组成图;绘制了四元子体系的干盐图及相应的水图;完成了该五元体系稳定及介稳平衡体系为Li_2CO_3饱和的投影相图,水含量图。
在所研究的三元子体系Na_2CO_3—K_2CO_3—H_2O 288K相图中发现,钾钠复盐为NaKCO_3·6H_2O,与298K时该三元体系相图相比,Na_2CO_3·7H_2O相区在288K时消失;其它三元子体系均为简单共饱和型,无复盐及固溶体形成;Na_2B_4O_7—K_2B_4O_7—H_2O 288K三元体系中发现K_2B_4O_7对Na_2B_4O_7有明显增溶作用,该增溶作用在K_2B_4O_7—Na_2B_4O_7—K_2B_4O_7—H_2O四元体系288K相平衡中也存在;而在含K_2CO_3的三元子体系及四元子体系中发现K_2CO_3对其它盐具有强烈的盐析作用;由于K_2CO_3浓度大,对平衡液相中物化性质影响巨大,使液相呈明显碱性,且使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曲线出现抛物线型。
四元子体系相图中,Li~+,Na~+,K~+∥CO_3~(2-)—H_2O及Na~+,K~+∥CO_3~(2-),B_4O_7~(2-)—H_2O体系中均出现了NaKCO_3·6H_2O的相区,而其他四元子体系均为简单共饱和型,仍未发现Na_2CO_3·7H_2O存在相区。
五元体系Li~+,Na~+,K~+∥CO_3~(2-),B_4O_7~(2-)—H_2O 288K稳定相图中,有六个Li_2CO_3饱和的结晶区:K_2CO_3·3/2H_2O,K_2B_4O_7、·4H_2O,Na_2CO_3·10H_2O,Na_2B_4O_7·10H_2O,NaKCO_3·6H_2O及Li_2B_4O_7·3H_2O;九条单变度曲线及四个
无变度点。
五元体系 Li+,N才,义 // CO/,B。O7‘二q大O 288K介稳相图中六个为 LiZCO3
所饱和的结晶区分别为:KZCO3·3/2H2O,NazCO3·10H。O,及复盐
NaKCO3·6HZO,而硼酸盐却分别以 LiZBZO4·16HZO,NazBZO。·SHZO及
KZB4O7巧 形式存在;比较该五元体系稳定及介稳相图发现:碳酸盐平衡固
相一致,而硼酸钠及硼酸理由四硼酸盐转化为二硼酸盐,硼酸钾则以
K贞。O/SH刃形式存在;在介稳相图中,N3人O3门。O结晶区较稳定相图
明显增大,由此可见,介稳条件下有利于 NazCOs·10HZO的析出。
用288K时二元及三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拟合了
PitZer方程中288K时该五元体系所涉及各盐的单盐参数及混合参数;计算出了
各盐288K时溶解平衡常数,运用PitZer方程对四元及五元稳定体系相平衡进行
了理论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令人满意。并就PitZer方程对上述体系的预测结果
做了相应的分析与讨论。
|
|
|
|
1 |
刘香英;王英滨;;K~+、Na~+∥CO_3~(2-)、HCO_3~--H_2O交互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J];铀矿地质;2008年02期 |
2 |
曹旭;邓天龙;李栋婵;郭亚飞;;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进展[J];盐业与化工;2009年02期 |
3 |
刘俊梅;;水盐体系相平衡实验研究现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1期 |
4 |
张逢星;郭志箴;陈佩珩;马晋华;陈运生;;等氯化锂含量下体系LiCl—NaCl—KCl—MgCl_2—H_2O的相关系[J];盐湖研究;1993年03期 |
5 |
杨红梅,李旭兵;水盐体系相平衡与相图研究现状[J];海湖盐与化工;2002年05期 |
6 |
孙仁义,孙茜;范特荷夫方程在相平衡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1997年04期 |
7 |
安青;许维秀;;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8年02期 |
8 |
阎振怡,许志宏;改进UNIQUAC模型的探讨[J];燃料化学学报;1983年02期 |
9 |
刘永明,朱友良,陈兆阳,何曼君;增塑剂法研究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平衡曲线[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1年03期 |
10 |
金龙飞,胡起柱,胡淑萍;萘—联苯—α-萘酚三元系相图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1 |
姜相武;高胜利;刘勇;李芳;;三元体系Y(NO_3)_3-Cu(NO_3)_2-H_2O(35℃)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12 |
王振军,王顺,陈家珍,高胜利;RE(NO_3)_3-Ala-H_2O三无体系在25℃时的半微量相平衡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
13 |
李仲谨,王振军,吕玉刚,高胜利;RE(NO_3)_3与Glu间配合行为的相平衡研究[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4 |
王武谦,陈钟秀,周浩;一个修正的多参数状态方程[J];化学工程;1996年01期 |
15 |
滕大为,滕弘霓;高分子溶质链长对液晶体系相平衡的影响[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7年04期 |
16 |
赵刚,丁进军,蒋敏,郝士明;Ti-Al-Nb-Cr系中α(α_2)/γ的相平衡[J];材料研究学报;1998年05期 |
17 |
张强,刘世昌,陈雪松;三水硝酸铈与18-冠-6配合物的相平衡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1999年03期 |
18 |
蔡邦宏
,展漫军;各种微小物体的相平衡温度[J];嘉应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9 |
桑世华,殷辉安,唐明林,张允湘;Li~+,Na~+∥CO_3~(2-),B_4O_7~(2-)-H_2O四元交互体系288K的相平衡[J];物理化学学报;2002年09期 |
20 |
胡小进,苑庆忠;多元水盐体系相平衡组成及密度的计算与应用[J];海湖盐与化工;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