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以国内外既有的理论成果和研究视角为指导,从三个方面对汉族和藏族的亲属称谓进行描述、统计和分析:第一,对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进行描述;第二,应用克娄伯提出的关于亲属称谓的8个范畴对汉族和藏族的亲属称谓进行定量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第三,应用默多克创建的亲属称谓的六种图式(即六种分类方法)对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进行归类分析和比较。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描述、统计和归类比较,对汉族和藏族的亲属称谓有了较全面的把握,然后从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影响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的各种社会因素:第一,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对亲属称谓的影响;第二,宗法制、丧服等级制、“从儿称”习俗、居住方式、生产方式、财产观念等社会制度和社会习俗对亲属称谓的影响。文章认为,影响藏族亲属称谓的因素有:第一,藏族的交表婚、平表婚和血缘姻;第二,藏族独特的性行为风俗“钻帐逢”;第三,游牧生活方式。影响汉族亲属称谓的因素有:第一,汉族的交表婚、姊妹同婚;第二,“从儿称”习俗;第三,定居生活方式。
分析发现,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对汉族和藏族亲属称谓有明显而深刻的影响,但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并不能解释全部的亲属称谓,有些亲属称谓必须从其他角度加以解释。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亲属称谓历经变异,现在已经很难从婚姻或血缘的角度来解释,也可能是婚姻和血缘本来就不能完全决定亲属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