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晶体中稀土Kramers离子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研究

董会宁  
【摘要】: 含稀土离子的晶体有优良的光学和磁学性质,因而有广泛的用途。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及光谱是研究掺过渡和稀土金属离子晶体及络合物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质并揭示其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EPR谱常用自旋哈密顿参量描述。前人对自旋哈密顿参量理论的研究多局限于较简单的情况,如对基态为Kramers双重态的稀土离子(即f电子为奇数),常只研究基多重态内的相互作用,而忽略了晶场引起的基态及激发态多重态之间的J-混合及具有相同不可约表示的Kramers双重态之间的混合等其它一些因素的贡献,故难以对自旋哈密顿参量作出合理的定量解释。由于基态为Kramers双重态的稀土离子的自旋哈密顿参量涉及到许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包含稀土离子的激光材料、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和半导体材料以及生命物质,上述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为了克服前人对品体中稀土离子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处理中在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本文采用较统一的方法和思路对晶场中稀土离子最低Kramers双重态的自旋哈密顿参量(各向异性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常数)进行研究,尤其是深入地研究了前人通常忽略或未较好处理的一些因素对自旋哈密顿参量的贡献,解释了前人没有解释的一些实验事实。在离子体系上覆盖了4f~1(Ce~(3+))、4f~5(Sm~(3+))、4f~9(Dy~(3+))和4f~(13)(Yb~(3+))等稀土离子。考虑到稀土离子在晶体中常处于低对称位置,在对称性方面则处理了轴对称(三角和四角)和斜方对称。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有: 1.建立了三角和四角对称晶体场中(4f~1和4f~(13))最低Kramers双重态的EPR参量(各向异性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的二阶微扰公式,其中具 体包括了(l)前人常忽略的基态与激发态(2巧:和’耳2)之间通过晶场相互作用 的J一混合(即14、14阶4f完全能量矩阵),(2)共价效应(即轨道缩小因子)的 影响,(3)最低Kxamers双重态与除它之外其它具有相同不可约表示的Kramers 双重态之间通过晶体场户cF和轨道角动量艺或超精细结构等价算符斤的相互 作用对自旋哈密顿参量产生的二阶微扰贡献。 2.将上述微扰公式应用于一些含Ce3‘或Yb3+离子的体系,合理地解释了 这些杂质中心的自旋哈密顿参量。发现二阶微扰项对g//和A刀.的贡献有时不可 忽略。通过分析这些稀土离子中心的EPR实验结果,还可获得一些晶体中杂 质离子中心(如LINbO::Yb3+的二个杂质中心)的局部结构信息,并对杂质中心 作了正确的指认。 3.推导了三角和四角对称下4护离子最低E沙田mcrs双重态(r。或r7)的g//,g-L, A。和人的二阶微扰公式。在这些公式中考虑了:(1) 6H5二,6H712和“ H9/2之间 通过晶场相互作用的J一混合(24、24能量矩阵);(2)“Hs/2,6H,/2和“Hg二态与具 有相同J值的激发态之间通过旋轨祸合作用的混合对自旋哈密顿参量的贡献: (3)共价效应的影响;(4)最低玲amers双重态ry与其他11个Kramers双重态rx 中具有与rY相同的不可约表示的态之间通过晶场和轨道角动量算符(或超精细 结构等价算符)的相互作用对自旋哈密顿参量产生的二阶微扰贡献。 4.将上述微扰公式应用于激光晶体KY3F,。:Sm,‘和LIYF4:Sm,‘,发现二阶 微扰项对EPR参量的贡献较小(二4%),对EPR参量贡献最大的部分为多重态“HJ (J=5/2,7/2和9/2)之间的晶场J一混效应。表明g//对更高激发多重态的混合系数 的符号和大小非常敏感。克服了前人在处理KY3FI。晶体中的四角Sm,‘中心g// 因子时理论计算与实验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 5.推导了三角、四角以及斜方对称晶场中4广离子最低心amers双重态的 g//,g土,式和A、的二阶微扰公式。在这些公式中综合考虑了基态6H15/2,第一 激发态6H.3/2和第二激发态6H:l/2之间通过晶场相互作用的J一混合(42K42能量矩 阵),“HJ(J二巧/2,13/2,11/2)态与具有相同J值的激发态之间通过旋一轨祸合作用 的混合对自旋哈密顿参量的贡献,以及共价效应的影响和最低KxamerS双重态 rY与其他20个Kramers双重态rx中具有与rY相同的不可约表示的态之间的相 互作用对自旋哈密顿参量参量产生的二阶微扰贡献,克服了前人工作的不足。 6.将上述微扰公式应用于一些含D犷十离子的体系,合理地解释了这些D犷 中心的自旋哈密顿参量并研究了二阶微扰贡献对g//和A//.的贡献,说明前人仅 靠处理不同能级间的混合(即增加能量矩阵的阶数)而忽略二阶微扰贡献难以获 得对晶体中稀土离子自旋哈密顿参量的满意解释。通过分析这些Dy补中心的 EPR实验结果,还可获得一些晶体中杂质离子的局部结构信息。具体地说: (1)满意地解释了YVO、品体中D犷十离子的g因子g,g:以及超精细结构 常数A协A、,说明了本文推导二阶微扰公式是合理的。相对于传统的一阶微扰 项,g/和A/的一阶微扰部分约占10%左右。因此,对晶体中4尸离子的自旋哈 密顿参量参量进行精确解释,应包括二阶微扰的贡献。 (2)使用本文的g因子的二阶微扰公式对Th02晶体中的三角D犷中心的g 因子和g、的理论计一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如只是在基6H152多重态内用 传统的一阶微扰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小于实验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彬;程阳阳;陈晓虎;郑贤锋;陈旸;崔执凤;;S_2分子~3Δ_g(3dπ_g)里德堡态双光子共振电离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郭子政;;激光磁头和超快磁记录原理及研究进展[J];信息记录材料;2011年04期
3 林惠红;梁宏斌;苏锵;张国斌;;Sr_2Mg(BO_3)_2∶Tb~(3+)的真空紫外发光性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7期
4 刘霞;张梦然;;“上帝粒子”的踪迹[J];成才之路;2011年22期
5 宗云;贾国泉;;双交换理论对锰氧化物中特大磁电阻现象的解释[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李国柱;;体育运动中的伯努利原理效应分析[J];大家;2011年15期
7 杨刚;毛强;王桂英;唐永刚;郭焕银;彭振生;;La_(0.4)Ca_(0.6)Mn_(1-x)Cr_xO_3(x=0.00,0.08)的磁电性质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8 路莹;刘伟;;Ce_3Rh_2X_2(X=Ga,Ge)的磁性模拟和晶场效应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1年04期
9 吴云飞;马佳;崔虹云;李祖君;朱雪彤;侯宪春;;高能质子-质子碰撞的光子产生[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焦照勇;王东民;;Cs_2NaMF_6:Fe~(3+)(M=Al,Ga)体系局域结构理论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1 唐永光;;氦原子离化所需激光强度的估算[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麻焕锋;赵世华;潘敏;;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型铁基超导材料AFeAs电子结构和磁结构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10期
13 周小莉;;杨图法确定同科电子原子态[J];台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4 沈双娟;马文静;蒋丽钦;黄志高;;结构无序对磁性薄膜磁特性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冰;;基于原子系综合作自旋激发态的原子-光子量子操控[A];第十六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周善贵;孟杰;P.Ring;;反核子谱中的自旋对称性[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赵立竹;陈岗;张丽娟;徐娓;孟醒;王春忠;杜菲;;正交LiMnO_2中的Jahn-Teller效应和自旋玻璃态[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王洪吉;;一种新的量子力学理论[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自旋结网圈表象中体积算符对高价顶角的作用[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云;;磁性双隧道结自旋极化电流的输运特性[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左景林;;分子自旋电子材料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摘要集[C];2010年
8 唐宁;沈波;韩奎;卢芳超;许福军;秦志新;张国义;;Al_xGa_(1-x)N/GaN异质结构中2DEG的塞曼自旋分裂[A];第十五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叶眺新;;宇宙开端之前无时间新解——质量超弦时间之箭初探[A];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狄霖;张海浪;张水冰;陈利永;;人体血浆质子NMR自旋一晶格弛豫时间测量[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劭轶;晶体中3d~7(Co~(2+))和4f~(11)(Er~(3+))离子最低Kramers双重态的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董会宁;晶体中稀土Kramers离子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王申;烷烃分子的自旋输运和有机自旋阀器件的制备[D];南京大学;2011年
4 程雅慧;铁基磁性薄膜的自旋相关输运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丰功;氧化物和有机小分子中磁性及相关特性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程洪广;磁性和非磁性隧道结及器件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杰;自旋F=1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基态和动力学性质[D];山西大学;2011年
8 杨予昊;自旋目标运动成像与静止目标凝视成像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殷月伟;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场致阻变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吴双清;动态黑洞的霍金辐射与标量场方程的精确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赛艳;铁磁、肖特基金属和半导体复合纳米结构中的电子自旋过滤[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辉;有机磁体器件自旋极化输运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潘凤春;SiC中空位缺陷的自旋态与自旋调控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陈小冬;石墨烯纳米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窦兆涛;有机自旋三极管的理论模型与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艾丽娜;铁磁/半导体/铁磁异质结中自旋输运和渡越时间[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程志梅;三元化合物Zn_(4-X)Y_XS_4(Y=V、Cr、Mn)半金属铁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朱明江;自旋捕捉剂修饰及生物学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冯镭;Jordan-Wigner变换及其应用[D];安徽大学;2004年
10 张天然;Li、Na和K掺杂AIN的电子结构和铁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卢小兵;张首晟教授获“欧洲物理奖”[N];新清华;2010年
2 刘霞;英美研发出首个高温自旋场效应晶体管[N];科技日报;2010年
3 王丹红;量子计算又进一步[N];中国矿业报;2003年
4 刘霞;“混血”纳米设备可控制量子比特自旋[N];科技日报;2010年
5 实习生 姜靖;提速:从30分钟到3秒钟[N];科技日报;2007年
6 张孟军;科学家制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N];科技日报;2003年
7 实习生 陈仁杰本报记者 唐婷;魏红祥:音乐之中“找”灵感[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梦然;科学拒绝“例行公事”[N];科技日报;2008年
9 刘霞;科学家首次演示投射图像随光转动[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未来电脑即开即用[N];计算机世界;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