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复杂边界条件下的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研究

周晓泉  
【摘要】: 计算流体动力学是近代流体力学,数值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边缘科学。随着各种CFD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许多行业内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本论文选取在工程应用和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标准的双方程k-ε紊流模型来开展研究工作,方程的离散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交错网格系统,离散方程的求解采用SIMPLEC算法。 本论文就是主要针对各种复杂的边界条件,展开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研究工作的。作者1999年在硕士论文中对复杂边界条件作了许多推敲,形成了全域计算的初步的思想,让搭接的边界条件包含进计算域中,使得计算中没有盲点。 本论文的第一个研究重点就是把这个研究继续推进,把搭接的边界条件推广到普遍的周期边界条件中去,重点针对在旋转机械领域内最为常见的环列型周期边界条件的、也兼顾出口边界条件。本文对两个模型——蜗壳与固定导叶内部流动、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对比数值实验,从已往的周期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到全域计算方法对周期边界条件的设置。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全域计算方法是成功的,它完全避免了人为地对周期边界条件的设置,使得我们周期边界处的流动如同流场中其他内部流动—样,完全由紊流模型提供。同时也证明全域计算的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在旋转机械领域中大量存在有的环列型周期边界的数值模拟中。 其次,对各种复杂的边界条件进行了分类,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全域计算的思想,尽量纳入更多的边界进入我们的计算域(使其不受人工干预),使得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些边界的参数设置是由紊流模型产生的,而不是插值近了以的;在不育彭内入时, 根据其流动特点,对边界进行精心的合乎理性的设置(人工千殉。这就是全域 计算的思想。目前,可以有两种类型的周期边界条幽环列型周期边界、阵列型 周期边卿、镜面边界条件、混合型边界条件都可以纳入洲门的全域计算的方法 中。 对其他的边界条件,如进口边界本文发展了让其间接参与迭代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的河流的模拟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收放型出口边界条件钮遮渡矩的梯 度代替遨变的梯度来处理有比较大的优越胜。 全域计算的意义,就是能使我邢珑费很小的代价,就可以模拟复杂的汉浙, 并且可以应用更复杂、精确的模戮如直接数值模拟)于流动的模拟中。 本文把自编三维的紊流模型引入河道的流动模拟中,把自编软件同商用软 件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三维河道,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使用商用CED软件来模 拟流动,可以大量代替简单的但又是繁重的、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手工编朽纽二 作,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真正做到短、平、快的效果。 本文下彭月八砚OLISP语言对Aut0CAD进行二次开发,从CAD中提取有用 的数据,然后编写软件进行处理,把处理结果导入CFD中。从CAD到CFD 中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可以大大士公堤高洲门的工作效率。 在对排沙漏斗的简化模型(取其外围了80口弯询的数值模拟结果使得我们 可以确认,排沙漏斗的流动中可能存在二次流。 这样扫渺漏斗的模型实验有了明确的目标:捕捉二次流。作者专门针对」甫 捉断面的二次流而设计实验大纲,在可能有二次流的地方.,加密测点密度。由 于ADV仪器本身的缺点及实验引牛的限制,导致未能捕捉到断面的二次济励, 或者根本就不存在二次流动,虽如此,但对排沙漏斗的流动有了总体的定性的 认识。 各种边界穿平卜中,最为复杂的莫过于自由表面边界,对它的模拟历来是个 对筋渔。本文采用有自由表面追踪功能(v0F模黝的商用cFD通用软件来进行自 由表面的研究,所选的模型就是排沙漏斗。 在模步州卜沙漏斗前,作了多种网格和多种工况的二维、三维的溃坝流动的 数值实验,证明标准的VOF模型可以运用于自由表面的模拟中。进而设计了 在结构上介于护剖贝与排沙漏斗之间的三维槽泄漏徽型,又宇之的模拟使得最终确 ll 摘要 定了所有相关的模型参数的设置,证明水池泄漏问题也是可以模拟的,也证明 VOF模型可以用于类丁州卜沙漏斗的泄漏问题。 经过的排沙漏斗严谨的数值实验,从排沙漏斗的溃坝模型,至州卜沙漏斗的 泄漏模型,再到排沙漏斗的强制流动,最后只能证明模拟有一个最终的结果, 那就是排沙漏斗没有自由涡,或者说VOF模型模拟排之域属斗的自由表面问题 是失败的。这也是证明了标准的VOF模型可以用于比较粗糙的、通用的带有 自由表面的流动模拟,但是不适合比较精细的流动模拟,如排沙漏斗的流动模 拟,和类似的带自由涡的运动。 作者最后对排沙漏斗的模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否用全域计算的思想来 进行出口边界和自由表面边界的模拟。对于在排沙漏之}一中央附近的自由水面的 模拟可以参考速度矩的守恒条件来近似处理,和排沙出口处的边界设置可以考 虑能量守恒。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尹国康;黄河下游排沙特性及其对径流需求量的分析[J];泥沙研究;2001年03期
2 李树平;王文;吉相臣;;阎王鼻子水库产沙特性及排沙时机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11期
3 张欧阳;熊明;;洞庭湖排沙比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长江;2006年12期
4 田贵川;;水库变流速中心排沙清淤体系及其方法[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3期
5 李琳;牧振伟;周著;;排沙漏斗截沙率计算[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年04期
6 骆震;;新疆巴音沟河渠首引水排沙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J];山西水利科技;2009年04期
7 甘富万;李义天;邓金运;陈建;;水库排沙调度优化模型[J];水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8 肖柏青;罗麟;周著;邱秀云;;排沙漏斗流场的大涡模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尹宏伟;;导流装置的变化对自排沙廊道排沙效果的影响[J];山西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10 张莉;夏新利;陈成林;侍克斌;;自压式管道水力排沙的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1年03期
11 鲁霞;侯杰;赵慧芳;高蕾;;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排沙结构优化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2 陈成林;夏新利;侍克斌;;大库盘水库自吸式管道排沙系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6期
13 陈成林;马亮;赵经华;侍克斌;刘宝星;;引水排沙和泄空排沙在台兰河引水渠首中的应用试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4 张启模;;取水枢纽中排沙闸过流尺寸设计[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15 陈景梁,付国岩,赵克玉;浑水水库排沙的数学模型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1988年01期
16 杨康吾;水力连续排沙工程的设计和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9年06期
17 唐毅,吴持恭,周著;设导流墩排沙漏斗清水流场的测试研究[J];实验力学;1997年04期
18 谭冬初,周著,侯杰,王长新;乌斯图河渠首的排沙漏斗设计[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年06期
19 谭冬初;排沙漏斗的水力分析计算[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9年02期
20 潘桂娥,王立强,鲁文凯;白石水库排沙方式的选择[J];东北水利水电;199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音包力皋;角哲也;;水库排沙对下游河流生态环境影响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耀哲;王敬昌;苌志超;张毅;;格栅式排沙廊道优化布置方案的试验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3 郑春梅;王开荣;;黄河河口拦门沙对泄洪排沙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4 韦春元;杜海元;索虎勤;仇建武;陈文涛;;三门峡水利枢纽汛期排沙平水发电冲淤特性分析[A];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增社;;三门峡水库泄洪排沙对库区工程影响的分析[A];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武彩萍;李远发;;西霞院工程泄水排沙建筑物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时铁城;朱伟君;于野;;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排沙设计与效果[A];2012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专刊[C];2012年
8 封光寅;廖长路;姜贤瑞;欧应均;段文超;;丹江口水库排沙清淤方法探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慧敏;宋莉萱;;黄河干流水利枢纽排沙建筑物布置和运用问题探讨[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10 杨幼萍;何英杰;;三峡工程左非18~#排沙孔坝段结构优化及孔口应力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晓泉;复杂边界条件下的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柏青;排沙漏斗清水流场数值模拟[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松;岗曲河二级水电站枢纽排沙措施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莉;大库盘水库自压式管道冲淤排沙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沈晓青;水库坝前排沙建筑物水工布置方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陈成林;管道水力输送在大库盘水库排沙清淤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6 程祥龙;台兰河电站枢纽泄洪排沙建筑物布置方案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秉忠;白石水库排沙运用方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娄方进;凿通幸福的坦途[N];贵州日报;2011年
2 记者 王继和;黄河调水调沙:小浪底排沙出库 异重流再显神威[N];黄河报;2012年
3 沈雅屏;新农大攻克世界性水利难题[N];新疆日报(汉);2006年
4 记者 王红育;黄委首次人工调沙助小浪底防渗[N];中国水利报;2001年
5 ;应用一等奖 新疆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泥沙专题研究项目[N];中国水利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