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重要大分子振动光谱的DFT研究
【摘要】:
分子振动光谱的理论研究,对于解释和预测振动光谱的实验结果,了解分子的能级、结构、电子组态、化学键的性质等多方面物质结构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较大的基组,从计算分子的理论平衡构型及其谐性二阶力常数着手,对于实验难于进行光谱数据的测定,或者测定后在基频的确定和振动模式的指认中还存在疑问的6个有机生物大分子,2—氟—5—溴吡啶、尿素、尿酸、士的宁、硝酸士的宁、依卡精的振动光谱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以及6-311++G(2df,2pd)基组对2-氟-5-溴吡啶分子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该分子的振动谐力场。根据实验已有的观测值,按照振动模式的分类使用了一套对于力常数的校正因子,使用Pulay的标度方法对理论力场进行了标度。采用Wilson的GF矩阵方法,根据标度后的理论力场进行了简正坐标分析,对2-氟-5-溴吡啶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理论研究,
四川人学博十学位论文
得到了势能分布和红外振动频率.与红外频率的实验值相比较,理论
频率的平均偏差为14 cm一‘.此外,根据振动模式的势能分布对此分
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合理的理论归属和解释,
2.采取BLYP/6一3 11++G(Zdf,Zpd)及B3LYP/6一311++G(Zdf,Zpd)
对尿素和尿酸的振动光谱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在确定了分子的平衡几
何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尿素、尿酸分子的笛卡尔坐标下的力常数,
根据其空间对称性定义了对称内坐标,完成了力常数在笛卡尔坐标到
对称坐标的转化。利用GF矩阵方法和SQM标度力常数方法,根据已有
的实验数据,主要根据不同的振动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一套力常数标度
因子,计算得到了研究分子的振动频率及其相应的红外强度.尿素,尿
酸分子经过校正后的频率相对于实验频率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7cm一‘和
27cm一’。根据优化的SQM力场,采用一套非多余的内坐标体系,我们
计算了尿素和尿酸分子的简正振动频率的势能分布.根据PED分布,对
于文献中没有或者归属不明的尿素、尿素分子的各个红外振动给出了
明确和完善合理的指认,并进行了相应解释。利用得到的SQM力场,
预测了尿素的D取代同位素分子的振动频率,理论计算的结果同实验
观测值取得了相当的一致。同时根据理论计算的振动光谱,还对尿素、
尿酸的振动光谱进行了比较,发现两个分子的CO伸缩以及面外弯曲振
动等特征基团的振动频率比较一致。
3.采用从头算B3LYP/6一31G*的理论方法,对马钱子中的生物碱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士的宁、依卡精以及硝酸马钱子的构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优化的平
衡构型,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对于这三种多环结构的复
杂天然分子的构型差异给与了解释。在平衡优化构型的基础上计算了
他们的振动谐力常数、红外光谱频率以及强度。根据士的宁分子的实
验红外光谱数据,按照Pulay等提出的校正方法,根据对于红外光谱
的理论计算的指认结果,对于不同类型的振动模式的频率采用相应的
校正因子对频率进行了校正,理论计算与实验频率之间的平均误差为
19 cm一‘。说明这种校正方法对于研究多环的大分子的红外光谱是可行
的。在对士的宁分子红外光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所得到的一套标
度因子用于目前还未见报道的依卡精、硝酸士的宁的红外光谱预测之
中,并结合理论计算的强度对依卡精、硝酸士的宁的红外光谱进行了
振动模式的指认。对于士的宁、硝酸士的宁、易卡精分子的相关特征
振动进行了解释和预测,并对三者的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
|
|
|
1 |
孙泽民,王丰,唐作华,鄢国森;氢键缔合体的分子力场和振动光谱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4期 |
2 |
马衡;郑盛均;;氨配合物红外波数V_4,V_5及V_6与力常数的关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87年04期 |
3 |
许宗荣,田之悦;分子离子NO~+激发态的势能函数[J];物理化学学报;1991年03期 |
4 |
许宗荣,高艳玲;多原子分子势能函数与力常数的原子对展式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4年04期 |
5 |
黄作良;氯碳钠镁石的振动光谱分析[J];化工矿产地质;1992年03期 |
6 |
周正宇;姜力夫;张见周;;无机络合物中离子—配位体键的力常数计算[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
7 |
段春生,吴月顺;有机金属化合物中二次、三次力常数的计算[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8 |
张建华,梁映秋;稀土二苯甲酰甲烷螯合物Ln(DBM)_3·H_2O振动光谱的简正坐标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1990年05期 |
9 |
李观华;《用F-G阵法推算ClO_4~-同位素变种分子的振动基频位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79年00期 |
10 |
张萍;;Hg_2Cl_2的简正振动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1 |
孙泽民,李金山,鄢国森;H_3~+O和H_3~+O(H_2O)_n(n=1,2,3)阳离子振动力场和光谱频率的理论计算[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11期 |
12 |
司维江;IADO法计算无机络合物离子—配位键的力常数[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0年03期 |
13 |
于长丰;刘代志;;普适性解析势能函数的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4 |
张本志,石广玉;CO_2分子力常数和简正频率的理论计算[J];科学通报;1980年20期 |
15 |
赵文运,张元福,梁映秋,张树功,于凤兰,倪嘉缵;硝酸稀土冠醚络合物的振动光谱正则坐标分析计算[J];中国科学B辑;1985年02期 |
16 |
王思舫;温正其;钱扑;方建兴;;计算机在HCI红外光谱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17 |
周延怀,冯玉英,周丽芳;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碘分子的吸收光谱[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18 |
李光平;孙泽民;鄢国森;;几种分子间氢键络合物体系的振动光谱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3年01期 |
19 |
李仲轩,刘兴旺;有机物红外吸收频率的变化与分子电效应及性质的关系[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20 |
刘俊枝,周宇清,席时权,王文韵;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醇乙酸酯的简正坐标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9年04期 |
|